2)第1169章:超过五亿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绝对不是某新皇理想中的海军舰队构成模式,因为你不只能指望致远这级别的战舰长期执行远洋任务,甚至参加未来的战略决战。

  某新皇的打算就是以后近海防御用致远和来远,远洋舰队一律装备大中型作战舰艇,吉野起步,上不封顶。

  不过战舰的吨位结构上大致是固定的,那就是经典的四四二!

  也就是超级战舰占两成,大型战舰与中型战舰各占四成,这样的配比最为合理。

  原因很简单,大舰多了,朝廷根本承受不起。

  大舰少了,又会严重影响主力舰队的作战实力。

  根据薄珏的反复计算,预计第一艘万吨级铁甲舰的造价,将会攀升到近八百万两银子。

  虽然是包括武器在内的价格,而且考虑到了建造五年的通胀因素,但也绝对会让朝臣们咋舌不已的。

  采购一艘战舰就高达八百万两银子,虽说批量建造会降低成本,但单舰成本也不会低于七百万。

  揭暄早就看过铁甲舰的研发路线了,故而对万吨级铁甲舰自然是求贤若渴。

  最好一次采购四艘,这样便于编为一个编队,可以并肩作战,发挥该型战舰的最大战力。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采购成本极高,四艘总价不会低于两千八百万两银子。

  别说海军经费,这艘战舰便要占整个朝廷预算总额超过三分之一!

  为了满足爱将的需求,某新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其一,将总费用分摊到每年,分五年支付的话,每年不过五百六十万两,同时暂停采购来远和致远,只购买少量的吉野,这样的话,朝廷还算吃得消。

  其二,五级铁甲舰(俾斯麦)走非正常渠道,也就是某新皇自掏腰包,为海军购舰,然后海军从海外刮地皮的收益里直接还钱,不走户部的账面就行了。

  某新皇手里的现银也不多,但一次给海军置办四艘大舰,还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预计俾斯麦的试验舰在开春之后便可开工建造了,五年之内将会下水试航,同时开工第一批量产型。

  在此之前,郑芝龙已经将昊菁皇帝为其换购南非的银子送来了。

  整整三千万两,一两都不少!

  本来并不需要这么多,给个两千五百万两就行了,但郑芝龙执意如此。

  南非下面埋着价值一百亿两银子的黄金,加上其他矿藏,总额不下三百亿两。

  用区区三千两银子就得到了价值三百亿两银子的地盘,郑芝龙做梦都能笑傻。

  这等于获得了一千倍的回报,比抽奖还要让郑芝龙心潮澎湃。

  而且某新皇也勉励镇海公,上面的人和动物都是另算钱的。

  故而郑芝龙抢到手的地盘大,那大明和他都算是多赚了。

  反之,以后便要白白便宜那些西夷了。

  若是从南非挖出黄金的消息被西夷们得知,他们肯定会在周边地区大张旗鼓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