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9章 川滇藏-上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悉数逃亡更南方的印度。

  至于藏省,如今在华夏的治理下,摆脱了落后的奴隶制。

  虽然因为禁佛一事,双方的关系有诸多的隔阂,然而在可以吃饱穿暖的实际利益面前,在其后的大军,都可以保证目前高原省的安定。

  原本的高原战区总司令曲同丰此时已经到了燕京成为华夏军事院校管理处处长,统管全国的军校教育。

  目前的高原战区总司令是李可鑫,能力虽然不如曲同丰,但依旧是一个极其合格的战区总司令。

  当时借着英国人没有准备好,华夏加强了在山脉以南的驻军引得英国人诸多的不满,犹如一柄利剑悬在了印度这块英国殖民地的头上。

  为此英军不仅在印度增加了八个师的殖民地武装,还从本土调了两个师到了印度表明态度。

  如此算下来,印度的英军拥有十四个师将近二十三万人,必要的时候这个数字回达到四十万。

  而华夏在山脉以南的军队仅有十万出头,而且缺乏给养,根本没法组织大量的兵力威胁印度。

  在缅甸方向,不论是密**的野人山还是德宏西面的八莫,华夏和英国双方都加强了部队。

  可以说英国人怂恿沙俄和日本进攻华夏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完全就是借刀杀人,希望找到机会将高原战区的华夏军队击溃然后占据山脉以南适宜大军驻扎的地方。

  然而华夏面对日本和沙俄,战斗力爆表,将两国打得满地找牙,英国人迟迟不敢动手。

  华夏西南战区的战斗方案是从怒江、德宏伺机突破英国人在八莫周边组建的防线,然后攻入缅甸中部,进而分兵两路南下仰光、向西攻入孟加拉地区。

  高原战区的兵力,多数情况下的作用是进入敌人后方进行运动作战。

  目前维持三个军的兵力已经是极难了,而且华夏碍于英国的实力,不敢在山脉以南组建生产建设兵团。

  因为一但组建这样的兵团,无疑是和英国人开战。

  你都打算在这里驻扎大军囤积粮草了,绝对是要对我大英帝国的印度和缅甸动了心思。

  所以为了避免和英国人直接翻脸,华夏的姿态就是这些领土是华夏的,驻军是为了保证国防,我后勤要从川省运输过来,没有实力进攻。

  这算是一种诚意的展现方式,虽然英国人不乐意,但只要他们敢动手,华夏的西南军区绝对就会举行演习。

  双方试探几次之后,都知道了对方的底线,所以山脉以南就保持了现状。

  可惜的是韦珣没有时间去视察正在修建的攀枝花到保山的铁路,否则他是一定要看一看的。

  这段铁路关系到未来华夏的国防,目前西南军区的补给主要是依靠柳州到昆明的铁路,之后是汽车运输到驻军的地区。

  而攀枝花地区虽然被划归滇省管辖,目前这个西南最大的铁矿产地却没有开发起来。

  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交通问题,根据詹天佑等铁路工程师的估计,华夏想要完全开通攀枝花到昆明的铁路需要五年,攀枝花到保山的铁路需要七年。

  这个时间虽然漫长,但却是不得不提前做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