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章 三足鼎立_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口径,骂的郭琎骂得比朱祁镇还狠。

  李青暗暗撇嘴,心说:“都说文人相轻,此言非虚啊!

  一起嫖过娼的情谊都能不顾,真够可以的。”

  罢黜一个官员并不是了不得的大事,哪怕是吏部的尚书。

  对群臣来说,走了一个尚书,就等同于多了一个机会。

  尤其是已有三位大佬赞同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再有人唱反调。

  就这样,郭琎被革了职,一代天官落下帷幕。

  王卺三人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小嫖怡情,大嫖伤身,怡情楼以后还是少去为好。

  其实他们不差钱儿,朝廷对纳妾也没标准,想要女人完全可以纳妾,去青楼不过是找刺激罢了。

  毕竟……家花没有野花香。

  但经此一事,他们长了记性,还是安分守己的好。

  找刺激和仕途相比,谁轻谁重,一目了然。

  朝堂舆论被朱祁镇掌握,一些心有不甘的官员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很快,群臣又对吏部尚书人选,展开了激烈讨论。

  对此,李青是没有半点儿兴趣儿,眼眸低垂,双耳不闻窗外事。

  朱祁镇有意让群臣陷入内卷怪圈儿,所以一直不同意,不反对,亦不拒绝,渣男品性暴露无遗。

  群臣争论到散朝,也没争出个所以然来。

  一下朝,他们就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讨论着皇上是否要继承先帝遗志,来个严打青楼。

  户部侍郎王佐禁不起问,说了实情。

  然后,所有人都知道了。

  皇上不是要严打青楼,而是要整治郭琎,这下,所有人都放心了。

  但同时,也暗暗惊醒,青楼还是少去为妙,省得被小皇帝,亦或同僚抓住把柄。

  朱祁镇年岁渐长,对权力的掌控也越来越强,浑水摸鱼的可行性越来越少,群臣很难受,却无有效办法反制。

  其实,自杨士奇离去后,他们就很难对皇权发起进攻了。

  本来杨溥是有的,但他不想一条道儿走到黑了,于是果断放弃了杨士奇留下的权力空缺。

  内阁随着杨士奇的离去,开始衰弱,而六部郁郁久居内阁之下,开始了反击。

  本来一致对抗皇权的他们,陷入了自相残杀,让朱祁镇白捡了一个大便宜。

  三日后,召藩属国来朝贡的诏书下放出去,剩下的就是等使臣来朝贡,然后和洽淡贸易事宜。

  李青放松下来,又开始了无所事事。

  主要是朝堂逐渐趋于平静,他不想破坏这份宁静,亦不想逼人太甚。

  因为群臣的工作态度,已经开始端正起来,虽还达不到宣德朝,但相比之前,好了太多太多。

  李青很满足了,经常劝朱祁镇不要急燥,需一步一个脚印儿,慢慢来。

  让李青感到庆幸的是,朱祁镇年轻虽小,却不意气用事,很听劝。

  这点,让李青很喜欢。

  吏部尚书的缺儿,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被王直给得了便宜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