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二九章 奇怪的大胡子_怒海覆清18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良几乎对每一个部门都做出了动员。

  但是无论是干什么,前提都是需要钱。

  哪怕是吏部准备北上接收地盘的官员,也许要资金的支持。

  组织考试、培训哪一个不烧钱啊。

  所以最后的问题还是回到了刘峰良那里。

  刘峰良接替周藤虎担任户部的总长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

  他认真严谨的性格也适合在户部工作。

  之前在地方上工作的经验,为他在户部的工作提供了加持。

  户部分管税收,但是华族实行的是地方税和中央税并行的制度。

  要想华族的中央财政多起来,必然要与地方上进行博弈。

  而华族现在可以收税的省份并不多。

  新占领的行省,第一年不收农税,其他税收也是不上交华族财政。

  所以博弈就集中在几个东南省份了。

  好在华族现在垄断了对外贸易,关税和商税成为了税收中的大头。

  另外商部运营的国属企业每年还要上交大笔的利润。

  这就是华族主要的收入来源。

  不对,还有一块,那就是金融。这是完全掌握在户部手中的。

  因为华族已经开始推广纸币,发行纸币可是最赚钱的。

  不过现在货币是不能再扩大发行了,因为华族马上要接手一穷二白的北方。

  众人都知道北方的物资匮乏,随着华族占领北方,物价肯定要随之上涨。

  如果再增发货币,让南方华族控制区的百姓购买力上涨,那么物价将上涨得更加厉害。

  甚至刚刚建立的华元信用体系都要受到影响。

  “元首,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发国债。”刘峰良给出了一个唯一的选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刘峰良是户部总长,但是他无法变出钱来。

  “增发国债?刚刚不是才发了两干万华元吗?再发还有人会买吗?”周藤虎对此有些担忧。

  他知道国债的原理,最早的华族国债还是他在户部的时候发行的。

  因此他也知道这其中的风险。

  “假如我们发行一个亿的国债,利息五厘,那么一年需要支付的利息是五百万华元。这笔利息会对我们的财政带来影响吗?咱们现在处在特殊时期,必须要实行赤字财政。”

  最后,还是董良拍板决定。董良的专权,让华族有了一个快速解决分歧的办法。

  专权是不好,但是也要看是谁在专权。

  董良能够拍板,力排众议,那是因为他有办法让人兴高采烈地去购买华族的国债。

  办法就是宣传加上讲故事。

  董良以前常常听人说,一个公司不一定非要多么能赚钱,但是一定要会讲故事。

  很多公司都将摊子铺得很大,各个领域都涉猎一些。一个房地产公司可以去造车,可以去造芯片,甚至是卖矿泉水。

  为的是赚钱吗?不是的,他们为的是能够讲出更多的故事。

  讲故事这样的事情,古人也会,而且讲的比现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