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12章 金铉返京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礼部主事询问起了金铉,金铉闻声看去,只见他眼里充满了好奇。

  “齐国啊……”

  金铉好似感叹般说出这三个字,随后说起了齐国百姓眼下的生活情况。

  虽然齐国眼下只有七百余万亩耕地,人口也只有二百多万,但齐国有丰富的肉食,因此对谷物需求并不大。

  眼下的齐国,每年以百余万亩的新垦耕地速度推进,并且再过两年就能达到每年新垦二百万亩。

  这较之增长的人口数量来说,自然是速度较慢的。

  不过齐国的百姓还是能做到每日吃肉、每日吃好、吃饱。

  在金铉可看得到的未来里,他只知道等这次移民浪潮过去,若是齐国每年移民数低于十万人的话,齐国需要十年时间才能达到人均十亩耕地的小康水平。

  “十年后就能小康?!”

  听到这话的礼部主事有些吃惊,他好歹也是官学毕业的官员,自然知道“小康”一词代表了什么。

  在齐王所著的《社会建设》中,人均二亩耕地及其以下的国家属于绝对贫困国家,代表很难吃得上饭。

  人均三亩耕地的国家,属于贫困国家,代表不能摄入足够的其它营养物质。

  人均五亩耕地的国家,属于相对贫困国家,代表虽然可以摄入蛋白质,但在其它物质,诸如衣服、住所、出行不能满足。

  人均十亩属于小康国家,基本可以满足生活日常所需的所有物质,除去一些奢侈品外。

  人均三十亩耕地,则是属于发达国家,可支配收入远高于贫困国家。

  当然,这还有另一套标准,那就是财富收入。

  岁入低于一银子的人口属于绝对贫困,二两银子算贫困,三两银子算相对贫困,五两银子算小康,十五两银子算发达。

  以齐王所著的《社会建设》一书中来看,眼下的大明不管从耕地还是财富收入来说,都属于相对贫困国家。

  至于齐国和大部分藩国,则是处于绝对贫困国家。

  不过金铉不这么认为,因为在他看来,大明的物价太高了,而齐国百姓虽然收入低,但是由于齐国物价极低,因此齐国更像是相对贫困国家,大明应该是贫困国家。

  大明资源很多,但人口更多,想要脱贫致富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齐国资源多,人口少,机器多,因此在脱贫致富上面,齐国肯定是走在最前面的。

  “大明没有做过规划吗?例如何时脱贫进入小康?”

  金铉不知道大明没有《五年计划》这种计划经济的事情,因此不由发出了灵魂质问。

  对此,礼部主事只能尴尬笑道:“齐王曾经说过,大明需要最少二十年时间才能成功进入小康。”

  似乎是感觉太过尴尬,因此礼部主事岔开话题道:“对了,火车站已经有人在等待迎接金长史了。”

  “迎接我?”听到这话,金铉还以为是好友成德。

  因此,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