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八十五章:仓场之谈话_乱唐左心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算花费如此巨大的数额也是值得的。

  “真想看一看炮阵歼敌时的场面,一定痛快极了!”

  第五琦身负扭转财政亏空局面的重任,因而没有任何机会离开长安,更别提到灵武去观战了。

  郑显礼道:

  “短时间内炮阵还不能形成预期的战斗力。”

  第五琦问道:

  “这是为何?”

  “第五相公应该已经注意到了,这里操炮的都是军器监的工匠,他们都身负绝技,根本不可能上阵杀敌,因而需要另行训练炮兵,训练炮兵熟练的操控一门炮,并非三两日功夫可一蹴而就的。”

  第五琦有点扫兴。

  “难不成攻打灵武时,这些火炮就没甚用处了?”

  “也不尽其然,火炮依旧可以发射,但效率和许多战术动作是没法完整的做出来的!”

  忽然间,郑显礼话锋一转。

  “秦大夫说过,*除了可以用在铜炮身上,还能用在一种身管更细的“火炮”上面,粗细大致也就相当于长戟的木杆……”

  第五琦觉得奇怪,火炮造成了长戟木杆的粗细,难道用来打蚊子吗?

  紧接着,郑显礼就给出了答案。

  “一旦这种火器问世,便可取弓箭而代之,以往训练弓手至少以一年为期,打造长弓也要三两年的功夫,弓手更要选拔身前体壮,尤其是膂力过人的军卒,这就大大的限制了弓手的规模。一旦有了这种细身管的火炮情形就大不相同了,非但几日功夫就能造出一把来,训练也只须三五日,同时又没有身体条件的限制,就算妇孺也可以轻易的操作……”

  实际上,郑显礼在说这些话时,他也很难理解这种细身管的火炮怎么能够单兵携带操作,至于大规模的生产制造,以军器监工匠现在的水平,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如果郑显礼都觉得有些天方夜谭,就更别提第五琦了,他觉得郑显礼是陷在了对秦晋的盲目崇拜当众,以至于秦晋说些什么都将被无条件的奉为真理。

  在第五琦看来,有这些火炮就已经足够了,就算敌国能仿制出来,那也是三五年,甚至七八年以后的事情了。

  有这么长的时间,唐朝早就肃清了叛乱,继续开疆拓土也不是不可能。

  郑显礼抬起头来,看看已经渐渐隐没在天边的一轮红日,说道:

  “不说这些了,眼看着天黑,就到了宵禁的时刻,无故纵马,可是要受罚的,昨日下吏便因为刚刚回城而不清楚治安条例而犯了禁令,今日有军法官送达了处罚的公文,二十鞭子是躲不过的!”

  第五琦马上说道:

  “不知者便不怪,治安条例可以加上这一条……”

  郑显礼知道,秦晋是绝对不会加上这一条的,他制定军法向来以简洁为标准,绝不会弄出一些杂七杂八的条条框框来解释每一条律例,这么做只能使军法执行的效率降低,从而耽搁了正经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