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九章:天子提婚事_乱唐左心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信得过的重臣把持。这个郭子仪的忠心与能力毋庸置疑,领朔方道自然也就是合适的人选。

  郭子仪大惊失色,连忙表示自己能力浅薄难以胜任,请李亨收回成命。他现在可不想和太上皇扯上任何关系,都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如果自己和太上皇扯上干系,那还能有自己的好日子过吗?恐怕连秦晋都得给连累了。

  郭子仪会错了李亨的意,是以坚辞不敢受。李亨马上就明白了郭子仪因何而担心,便笑道:

  “朕意已决,郭卿但受就是,为朕把好关中的西北大门!”

  与此同时,秦晋也捏着一把汗,生怕李亨和郭子仪之间突然出现了意外之事,现在有了圆满的结果,不禁暗暗庆幸。他觉得,李亨现在正对长安做一次全面的官员梳理,在尽量保证才能的情况下,以亲疏远近为先,任免一批官员,罢免一批官员。

  秦晋觉得,这么做器局还是小了。当初太宗能够不计前嫌,重用废太子李建成的旧部,才收了太子余党之心,李亨如此做法,只会使非太子一派的诸臣更加惶恐,而与其离心离德。

  当然,秦晋绝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向李亨谏言,天子纵使再爱才,重才,也是喜欢要脸面的,如果当众谏言,弄不好就成了打脸。细一想,其实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秦晋心中想着这些心事,低头不语,李亨的注意力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转移到了李光弼身上。

  李亨在不熟悉一个人之前,对这个人本能的保持着怀疑和审慎的态度,这是他多年太子生涯养成的基本习惯。

  李光弼这个人是房琯举荐的,而且李光弼还是神武军中的人。

  李亨既没有直接和李光弼对话,也没有询问房琯,而是将目光转向了秦晋,问道:

  “秦卿,李光弼其人,可堪为将?”

  这么问很直接,也显出了他并不看好李光弼。因为李光弼在整个长安之战的过程中都碌碌无为,只在最后阶段才出来为朝廷效力,在他看来这很有可能是一个善于投机的人。

  秦晋想了想,便道:

  “昔年大将军王忠嗣曾说,‘得我兵者,光弼也!’陛下便知此人才智如何!”

  闻言,李亨果然一愣。

  比起仪表堂堂,高大威猛的郭子仪,李光弼无论甚高还是仪态都只能算是中人之资,种种第一印象叠加在一起,使得李亨多少有点轻视于他。王忠嗣乃是开元天宝年间第一名将,哥舒翰、安思顺等一干边将节帅都出自此人帐下,既然能对李光弼有如此赞誉,一定是此人确有将兵之才。

  然则,李亨现在最顾虑的并非才干,而是品行。假如李光弼和李林甫、张说等人是一丘之貉,能力越大,便愈有可能成为国之祸害。

  于是他有问道:

  “秦卿以为如何呢?”

  尽管李亨十分明显的表现出了对李光弼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