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1章 以和为贵_大唐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王雪茹温柔地扫了张易之一眼,见他微不可察地点点头,便笑着向崔湜道:崔舍人自管拿去看吧!

  崔湜早已被好奇心弄得心痒难挠,他实在不明白这个小娘子为何会露出方才那样的神色,见王雪茹这样说,也不客气,立即从桌子上拿起那张纸,念了起来: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越是往下念,崔湜的心越寒,而旁边的那些才子们的眼睛则是越的亮。就连武崇训这个不懂诗文的家伙,也从大家完全不一样的表情里,看出一些端倪来:这诗,肯定非同寻常!

  当然非同寻常,李商隐的《无题》虽然没有题目,自来就是情诗中的极品,尤其是那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句,简直就是千古以来名句中的名句,精品中的精品。凭着这诗,要是还震撼不住眼前的这些自封的才子,张易之也就没有办法了——他肚子里没啥货,除了这,也就能背一些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一类的。

  这短短的一诗,有一半的字都是王雪茹亲手所书。写完之后,她又是一遍又一遍地看,早已将它倒背如流,但听见崔湜以颤抖的语声念出,她又是感慨万千,心中柔情,难以言喻。

  他这是在暗示我和他之间‘心有灵犀’,就算相隔万水千山,也恍若身在眼前吗?小娘子芳心可可,思绪翻飞: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倒是误会了他呢!我一直以为,他这些日子只顾着他身边的什么小月小玉的,早把我给忘记了呢!

  一念及此,王雪茹对于张易之在外面沾花惹草的怒气,倒是消散了大半,心下却涌起了一种因误会而产生的愧疚。

  崔湜却傻眼了,他本来打算借着张易之的诗,羞辱张易之一番的,不曾想,反而成全了这家伙。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单是凭着这诗,这个比他年轻几岁的俊美男子,明天就会名声大噪,而且会一举过他老崔。有一种懊悔,叫做偷鸡不成蚀把米,说的就是此时的崔湜。

  好诗好诗!

  一群才子们纷纷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和张易之套起近乎。这些人大多出身微寒,最多也就是中等人家。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想方设法的接近王家这样的豪门。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若是能一朝登上枝头,成为王家的乘龙快婿,那自然是完美的,就算不能达到这样令他们自己都无法相信的愿望,而只是被王家的小娘子欣赏,也能声名大噪。要知道,这时候的科考一半考的是临场挥,而另一半,就是考的名气。只要一个人的名气打出来了,在科举的试场上,必将大受裨益。

  张易之这个现在还是树苗的家伙,在大家的眼里,就是明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