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61章 上君下臣_我娘子天下第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得出了结论,并肩王只所以能在敌国境内数次孤军深入,屡战屡胜,与他麾下都是精锐铁骑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然而此次北征,百万雄师自然不可能皆是骑兵,定然以步骑联合为主。

  攻城作战之时不得不考虑一下步卒跟后军辎重的情况。

  其次,两国虽然互相毗邻,但是一旦大战开启,兵线定然打的四分五裂,兵分两路各攻一方战线很难统一。

  消息传递不能及时的话定然会贻误重要战机。

  再者便是前车之鉴,两国数次借着背景兵力空虚之时伺机南下,大龙的将领已经尝到了兵线太过分散的苦头跟难处。

  面对天生生活在草原之上的突厥人,突厥骑兵在草原战方面将会是如虎添翼。

  而金国跟大龙一样,据坚固城池而守,少量步卒无法及时攻城,骑兵攻城痴人说梦。

  一旦兵力分散,固然可以同时出击,但是未必没有可能给两国敌军苟延残喘的时机。

  种种对比下来,合兵一处的方式怎么看都比兵分两路更加有利。

  李晔一丝不苟的将奏折上的内容一字不差的看了一遍。

  然而他也无法分辨出来合兵一处,兵分两路孰强孰弱,能摸索着将朝堂之上的事情治理好,对他来说已经有些吃力了,根本无暇分心再去了解关于兵法的事情。

  奏折上内容将合兵一处的好处说的相当明显,但是李晔还是有些犹豫,目光不由得看向了颔首低眉,眼帘下垂的柳明志。

  他不会用兵不假,但是他会对比。

  若是合兵一处真的比兵分两路强上那么多,为何姑父去年没有用合兵一处的雷霆之势对两国之中的其中一国展开强势的进攻呢?

  难道昔日的情况兵分两路比合兵一处更加有利不可?

  他前思后想,还是不得其门。

  复又粗略的过目了一下奏折上的内容,李晔思索着要不要找一个武将来帮着自己参考一下奏折之上内容的利弊之处。

  可是北疆六卫的大将军,新军六卫的大将军,加上一些年前从北疆归来的诸多老将早在半月前就已经及时赴北整军备战。

  放眼朝堂之上虽然武官云集,可是皆是多年闲赋在家的老将领了。

  他们的威望还有战略眼光李晔自然不怀疑,否则也不会位列两班了。

  只是他们的年龄都是自己祖父李政的年龄了,李晔思索的是他们几十年的战略眼光是否还符合眼下的局势。

  毕竟此一时彼一次,突厥早已经不是多年以前四分五裂的突厥草原,金国也不再是昔年偏居一隅的弹丸小国。

  两国早已经成了不容小觑的庞然大物。

  用这些老帅几十年前的战略眼光,去看待眼下国战的局势,真的合适吗?

  如此一来,李晔的目光再次的放到了柳明志的身上。

  他也发觉了,自己虽然对姑父柳明志的威势畏惧不已,可是也越来越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