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五章、暗度陈仓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际价值难以估计,初步判断这部分资产不会低于20亿卢布。”

  弗朗茨点了点头,犹太人的家底确实丰厚,有这么多资产并不奇怪。如果计算人均财富,他们绝对是全世界最富裕的民族。

  弗朗茨笑眯眯的说:“这么说来,俄国人的财政危机解决了,还有富裕?”

  了解弗朗茨的人都知道,一旦出现这副表情,这肯定是又有算计了。

  财政大臣卡尔想了想说:“陛下,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考虑到俄国官僚集团的实际情况,最后能有多少钱进国库,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沙皇政府还是会出现一段时间的财政富裕,支撑这次战争没有问题。”

  这些钱也不是好拿的,幸好俄罗斯帝国只是一个封建大帝国,不然的话,经济动荡早就开始了,搞不好还会引发经济危机。

  弗朗茨想了想说:“外交部评估一下,英国人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有多高。不求他们打赢俄国人,只是考虑让各国发动起来的几率。”

  没办法,有钱的沙皇政府不好惹。单单一个普鲁士王国,就算是明年不完蛋,后年也会死得快。

  波兰人已经指望不上了,普鲁士军队势必要承担更多的作战任务,这意味着士兵伤亡会大增。

  每年损失几十万军队,对俄国人来说,也是伤筋动骨;对普鲁士人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他们可以承受的。

  要让普鲁士人坚持下去,必须要给他们找盟友。

  俄国人拉仇恨能力强,敌人遍布欧亚大陆。只要这些人都动起来,沙皇政府就不能全力进行普俄战争,普鲁士王国也就迎来了生机。

  这场战争是一场豪赌,最初普鲁士人在赌俄国人不会参战,结果自然是失败了,代价是普俄战争爆发。

  然后欧洲各国纷纷下注,赌普鲁士人可以重创俄国。东普鲁士会战结束后,英国人看到了干翻俄罗斯的希望,决定增加手中的筹码。

  现在弗朗茨也准备下注了,不过他要玩儿盘外局,而不是坐在这张赌桌上。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回答道:“陛下,因为战略地位和路程距离的缘故,我们只是对瑞典和奥斯曼的情报比较了解,中亚、波斯和远东掌握的资料太少无法判断。

  目前,瑞典内部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加入这场战争中,夺和回当年的失地;另一派则认为俄罗斯帝国依然强大,冒然卷入进入这场战争,会是一场灾难。

  由于东普鲁士会战的关系,让很多人认为俄国人不过如此,现在瑞典国内的主战派略微占据上风。

  如果在来年战斗中,普鲁士王国再次获得一场大胜,那么瑞典参战的可能性高达80%。

  奥斯曼帝国的情况也差不多,最初是主和派占据上风,随着东普鲁士会战的结束,就出现了西风压倒东风局面。

  主战派实力急剧扩张,越来越多的奥斯曼年轻人,想要从俄国人手中收回君士坦丁堡地区。

  我认为只要俄军再出现失败,奥斯曼人参战的可能性非常大,国内的激进派会把他们拖上战场。”

  这些分析都是有资料支撑的,最近瑞典和奥斯曼帝国反俄活动愈演愈烈,时常有人在俄国使馆门口抗议、丢垃圾……

  显然,这里面有英国人的手笔。不然,反俄运动也不会爆发的这么巧合。

  沙皇政府不重视两个没落邻国的反应,没有及时采取行动,这才出现了目前的局面。

  弗朗茨慎重的说道:“那么就加一把火,推高奥斯曼帝国的反俄浪潮。最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奥斯曼人拖入战争中,借俄国人的刀给我们创造机会。

  我们在阿拉伯半岛布局了这么久,现在也时候收网了。最好可以从奥斯曼帝国手中,低价买下这些地区的所有权。”

  奥斯曼帝国弗朗茨从来不抱有任何幻想,挑起他们同俄国人的战争,可不是为了削弱俄国,而是借俄国人的刀削弱他们。

  斗志不斗力,弗朗茨这样的文明人,当然要尽可能的避免不必要的战争。

  近东战争结束过后,奥地利也签署了条约,各国以条约形式明确了奥斯曼的主权。

  没有足够的理由,冒然挑起战争会受到欧洲各国敌视。弗朗茨不准备充当规则破坏者,自然不会为了阿拉伯半岛和奥斯曼帝国爆发战争。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