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俄国人的反击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队使用,大约有三个步兵师换上了奥械武器,又采购了三百多门火炮增加火力。

  事实证明,这些武器装备还是值这个价的,换装过后俄军的战斗力提高了不少,这几个主力师就是最早撕开奥斯曼军队防线的部队。

  战场上打的爽了,弹药消耗量自然也就大了。以增加的三百门大炮为例,只需要一轮齐射,一吨弹药就没有了。

  消耗大那是后勤的问题,对比问题频发的俄械装备,军官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奥械装备,纷纷要求更换装备。

  如果是和平年代,大规模采购奥地利的武器装备,从事武器生产的利益集团肯定会拼命反对。

  战争时期就不一样了,为了这场战争都付出了这么多,尼古拉一世绝对不能容忍有人在这个时候拖后腿,强势通过了军方换装要求。

  在修整的这几个月中,俄国人也没有闲着,又陆续更换了一些部队的装备,到了现在这48万俄军中,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使用奥械装备了。

  主力部队在武器装备上拉齐了和英法的差距,就算是训练上有所不足,靠着战斗民族的战斗意志也可以弥补两三分。

  像上一次那种九万俄军主力,在野战中啃不动五万法军的事情,现在是很难发生了。

  “已经全部到位了,部分物资甚至已经超出了我们事先的计划,足以支撑我们全军大战三个月时间。”军需官回答道

  缅什可夫满意的点了点头,对这场战争他可是有足够的信心。上一次保加利亚会战中,已经重创了奥斯曼军队的主力。

  那怕现在的军队数量并没有下降,可是战斗力还是不可避免的滑落了。新兵和老兵的战斗力完全不一样,精锐和炮灰的战斗力差距更是悬殊。

  缅什可夫自信满满的说:“很好,只要后勤到位了,这场战争我们赢得了一半。

  国内已经批准了我们的作战计划,在乌克兰地区还要三十万军队,随时可以补充我们在战场上消耗。

  奥斯曼人不足为虑,撒丁王国只是英国人拉来凑数的,我们的主要敌人是英法。

  这次会战的战略目标,就是在巴尔干半岛上歼灭英法的主力,将战线推进到埃迪尔内,为了攻克君士坦丁堡奠定基础。

  为了最终的胜利,这次战争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伤亡,在最短的时间内撕破敌人的防线,围歼英法联军。

  只有把他们打痛了,我们才能够赢得这场战争。”

  俄国的军制有些乱,沙皇政府用人也很随性。缅什可夫原本是陆军出身,担任过驻维也纳的外交武官,参加过反法战争、第八次俄土战争,担任过沙皇的侍从官。

  从陆军退役过后,进入外交部混过。然后进入了海军服役,先后担任过黑海舰队司令官、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海军大臣,现在是海军上将。

  能够从陆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