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1章 回信_魏晋干饭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岂不是要将才安稳没多长时间的豫州又打乱?

  他们之前分明讨论过,她也认为豫州需要几年的安稳发展的,为什么突然主动去挑拨苟晞?

  奈何这是写信,他也怕信落在别人手里,所以有些话不能说透,只能拐弯抹角的骂她,提醒她,警告她。

  人要是在跟前,赵铭一定直接问她,你这是不掩饰自己的野心,直接摆明了要做乱臣贼子,千古罪人了吗?

  因为不能直接问,他就只能在信上引经据典,拐弯抹角的问。

  傅庭涵看得是津津有味,有些典故还看不懂,所以觉得这封信特别有文采。

  赵含章把信放到一边,再拿起洛阳的来信,汲渊告诉她,大军已经回到洛阳,青州所需的军备和粮草他已经筹备好派人送去,问她是不是要准备王浚要求的两倍军备和粮草。

  赵含章哼了一声,把所有的信都丢在一处,对听荷道:“准备笔墨,我写几封回信。”

  听荷应下,将手头上的事暂停,先去给赵含章准备笔墨纸砚。

  傅庭涵问她,“你要派兵去青州吗?”

  “不去,”赵含章道:“赵信和卫玠只是在冀州,朝廷和苟晞都那么大的反应,我再派兵去青州,天下人都要骂死我了。”

  “谈合作时都说好了,我只支援他粮草和军备,王浚得寸进尺,反复无常,哼,想要我出兵,可以啊,我要东莱郡和北海郡!”

  支援粮草和军备是一回事,出兵是另一回事,她的兵马出去,总不能空手而回,王浚只要舍得把北海郡和东莱郡给她,她就……到时候再说。

  哼,大不了她再多要求一个郡呗。

  不过以她对王浚的了解,他是一定不会答应的。

  赵含章就先给赵信回信,然后才给皇帝和苟晞回信,她告诉俩人,对于王浚和刘琨攻打青州的事,她也一脸懵呀。

  她派使臣去见王浚是为了劝说王浚停止攻打刘琨,完全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进攻青州,要不,你们写信去问问王浚?

  对赵铭,她表示,这完全是无奈之举,王浚软硬不吃,只能让他转移注意力,不然刘琨真的会被打死。

  至于攻打青州……

  就算王浚不打青州,她也打算上书请求皇帝换掉青州刺史,自苟纯出任青州刺史以后,青州百姓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她让赵铭放心,她心中有数,不会和苟晞打起来的,她明白,当下还是安稳为主,她是晋臣,不会让晋帝难做的。

  最后才开始写给朝廷的辩折。

  这一封是给百官看的,她需要细细地琢磨,怎样推卸责任打太极才能让人不那么生气,还要相信她一些呢?

  朝中相信她的人并不多,王浚和刘琨都打成那样了,怎么可能突然转头去打青州?

  势必要有人在中间斡旋,而就这么巧,当时赵信和卫玠就到了冀州,要说和他们没关系,谁信呐?

  连对面平阳城里的刘渊都不信!

  他消息慢了一些,收到刘琨和王浚合力进攻青州时已经是三天之后,他立即派人去赵家军大营查探,一去才发现,那里已经人去营空。

  只有面向平阳城的那面有几十座帐篷,后面的早拔空了,斥候一摸土灶,发现还有淡淡的热气,立即道:“人还没走远,追!”

  他们追出五十里才发现赵家军的踪迹,但他们只有几百人,总不能赶上去追击吧?

  而且看痕迹也不太对劲,十万兵马撤退怎么可能就这点动静?他们只能派人回禀。

  刘渊一想就明白了,赵含章他们早分批撤军了,他扼腕道:“错失良机矣。”

  再追也追不上了,刘渊只能让人回来,并让人紧盯青州态势,“要是赵含章和苟晞也反目成仇就好了,只待他们两败俱伤,我们便可出兵。”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