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9章 归华阳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先生道:“将军以智见长,先王倚为干城。奈何临事而乱,竟置亲子于不顾?”

  信陵君叹息道:“芒氏自秦荐于先王,多历诸职,虽富且贵,然无根基于魏。武卒诸将皆魏氏旧老,临阵不服,在在有之。梁尉公子自恃久在戎行,调武卒大半出城,城中仅余一偏五千人,欲城中不乱犹不可得,况御强秦乎!且五万武卒,城中仅一万五,犹不足半数,虽魏王亦难堪,又岂芒氏哉!故以二公子为质,截其武卒于城守,又何怪之?”

  曹先生道:“芒氏之意,竟弃二子于不顾?”

  信陵君道:“以二子易万余武卒,得保大梁不失,魏王安泰,其心可嘉!虽然,孤必不能令二公子有失,以负芒氏。”

  夏侯先生于中叹道:“君上之仁德,可鉴日月。”

  曹先生道:“君上何为?”

  信陵君道:“芒申归国,恐一时难返。二公子至,可留营中,以通大梁。”

  曹先生道:“此二公子非少公子可比,性甚粗,行甚鲁,用恐贲事。”

  信陵君道:“但用其长而避其短,又何虑哉!”然后继续推进刚才的话题,道:“汝等欲军来华阳,二公子何意?”

  曹先生道:“但言无将军之令,恐不当行。靳先生遂命臣星座入大梁请命。臣入府咨于家老,家老言,营中之事,将军之令事小,军营残破事大。遂调诸先生能通军事者二三百人,随臣入囿中。家老亲于芒府呈禀一切。”

  信陵君道:“所言甚顺,何意劫中大夫驾?宁将军不允乎?”

  曹先生道:“非也。臣夜半入城,家老次日调选诸先生甚繁,不及入芒府。晡时,中大夫来告次日出城,家老欲其以随卫为名,引出诸先生,中大夫再三不允。时短事急,迫于无奈,臣等遂为此下策。想臣等出城后,家老方将此事告于将军。臣等出城后再三请罪,中大夫亦宽容大度,曾无介怀;乃出节符,退城中追蹑者。同往囿中,劝导芒氏二公子及梁尉公子。得营甚便,赖其助也。”

  信陵君道:“汝敢大妄为,奈孤何?何以对王?”

  曹先生道:“何所虑也!但尽推于臣,缚臣于有司,不过笞三五十,罚钱若干。笞则臣身受之,钱则君上任之,必无害矣。”

  信陵君笑骂道:“狗猾贼,倒好计策!”说笑片刻,信陵君又问道:“大梁城内究竟若何?可有何不妥之处?”

  曹先生道:“城中清市静坊。少有行人,惟军卒耳。以臣之见,尚属稳便。”

  信陵君忧道:“闭城未及十日,又值秋收,四门无警,自然稳便。若旷日持久,兵临城下,难免生变。”

  曹先生道:“兵者,凶事也,何能预焉?但尽人事而已。”

  信陵君复又问道:“中大夫曾无丝纤介怀?”

  曹先生道:“臣出城后,即奉大夫上座,再三请罪,愿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