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2章 长安纸贵(第四更,为孤单坠星加更)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清晰,而且书法很好,一笔行楷非常漂亮。但看过之后,又觉得有些有些奇特。翻开第二本,第三本,一连看了多本,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地方。

  这些书每本都一样,完全一样。一样的封面,一样的书页,不但大小一样,连每个字的书写都是一样,似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是怎么做到的?”

  能来如今名满长安的白鹿书院教书,都是有些本事的读书人,不说是一方大儒名士,可也是读了起码二十年书了。他们真的想象不出,哪个如此厉害的抄书人,能够做到这种程度。

  “这绝不是人抄写的,这肯定是刻印的。”

  “可是拓印不是黑底白字吗?”

  有一个长着山羊胡都五十多岁的新老师捋着胡须道,“既然能刻出黑底白字的书,那再刻出白底黑字的书也不奇怪了。”

  一个老师一手拿着一本翻开的三字经,互相对比较着,果然每一页都是一模一样。“这书确实可能是刻印的,真不知道他们怎么做的。”

  “是啊,如果真是刻印的,那就非常了得了。你看这字体,居然采用的不是正楷而是行楷,据我所知道,不论是刻碑还是刻印,这行楷可都比较正楷难刻的多。”

  山羊胡老者道,“正楷刻字字体端正,一笔一划刻起来容易些。但行楷字看起来却更流畅舒适,只是刻字要难的多。这些书却全都是采用的王右军行书字体,深得其精髓,笔意遒润、章法疏良、行气畅达,变化多样却又有法度,古朴典雅又不失活泼,这个写稿之人是个书法大家,而刻这字的人也都把其原样刻下,同样厉害。”

  “就是不知道刻印这些书,花了多少成本。”

  “是啊,如果这种刻印的方式成本不高,那真是读书人的福音啊。”

  “我估计这种刻印方式肯定比抄写来的快捷便宜,要不然,山长为何要刻印上千本书而不让人抄写呢?”

  山羊胡子不住感叹,他还看出了刻印书的一个好处。那就是准确,人抄写的书,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些笔误之处,有时未能发现,那就以讹传讹了。可这种刻印,那就跟碑文一样,出错率大大减少的。

  这里三百多个学生,每人一本书,每个人的书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甚至这书都还能成为一本字帖。

  每一本书,都等于是一位书法大家所写,观看起来十分赏心悦目,还能跟着学习其书法,真是一举两得。

  “厉害啊!”

  每个学生都得了三本书,还得了书包、笔墨纸砚和一个盘算以及一小袋算筹。

  山羊胡老头忍不住到山长的公房来找张超。

  屋里,张超正和马周在谈话。

  “山长,恕某打扰一下。有件事情某想要一问究竟?”

  张超笑笑,他马上就猜到了这人想问什么了。

  “王先生莫非是想问这书本的事情?”

  “正是,敢问山长,此书可是刻印?”

  “这书是采用雕版印刷术印刷而成。”张超倒也不瞒着他,反正书一印出来,肯定就瞒不住的,而且他也不想瞒。

  “雕版印刷术?敢问,这种雕版印刷术,比起手抄,优劣如何?”

  “若只是百本以下,雕版印刷实无必要,成本太高。但若是千本以上,那雕版印刷术完胜,数量越多,雕版印刷所用的时间和成本也就越少。”

  老头激动起来,“敢问,这雕版印刷术现在何人之手?”

  “某。”张超道。

  “啊,原来在山长之手中,老朽有个不情之请,请山长将此术公布天下,造福天下读书人!”

  张超脸一下子黑了,这是我独家技术,正准备要上马大赚一笔,你让我公开?

  老头还想再说什么,可张超已经听不下去了,哎,真是没有一点点的版权意识啊。都这样子,还谈何创新发明,谁还去费那个劲?

  推荐杭电第一才子的书:《我在东瀛种过田》偷吃了始皇帝的奇异果,不敢说点石成金,最起码拔苗助长还是可以的,化身童男一枚跟着徐福去种田,探索东瀛人种的神秘起源。(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