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91章 李世民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无三代之臣乎!

  反正李超的意思是汉武搞扩张的时候,好像满朝都是亡命徒。而开始搞内政民生时,又出现大量的经济能手。这就奇怪了,汉武帝想干什么,就有人配合他干什么,这是不是说明当时前汉人才济济,君主能力强悍?

  李超后面说如果汉武帝对自己要求高点,那就能成为三皇五帝了。

  这本书里,李超也是很佩服汉武这个皇帝的,说汉武有三大优点,一是聪明有决断,二是善于用人,三是执法公正无私。

  因此李超在书里最后总结汉武帝时说,汉武帝虽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大兴土木,外事四夷,信仰神怪,巡游无度,让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和秦始皇差不多,要是秦始皇干这些事情,早就亡国了。但汉武帝比秦始皇还能折腾,不但没亡国,反而还让汉在他以后更强盛了。

  汉武以改革著称,不断推陈出新,差不多把整个天下都重新修了一遍。但在李超看来,汉武帝的所有折腾,都是有章法的,有依据的。

  灭匈奴,有雪耻白登的旗号,有复九世之仇的春秋大义。

  开疆拓土,这也是商周天子的最主要功绩,对于不服王道的就要征伐,这是功。

  削弱割据,搞推恩令,也是在律法之内搞的,并不废除刘邦定下的刘氏封王制度。

  而通过盐铁专卖,收入大增。通过检举富人的违法行为等,这些也都是在律法允许之内的。

  所以李超的总结就是,汉武帝虽然会折腾,但他是一个会利用儒家和法家思想,给自己的欲望戴上镣铐,还玩的很好的人。

  正因为有这些优点,再加上一些细节,比如虚心纳谏、执法公平、会托孤等,因此就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了。

  历史上,前朝的杨广也跟汉武一样的想法,可最终杨广却把自己折腾的亡国了。

  为什么呢?

  前有秦始皇,后有杨广,为什么他们不能如汉武一样呢?

  李世民这段时间一直在琢磨着这个问题。

  大唐如今强盛无匹,甚至可以说远超秦汉,已经达到了自三代以来的一个顶点高峰。李世民已经开始在为如何让大唐保持这种势头,如何维持李唐王朝的传续思虑了。

  为什么汉武帝能成功,杨广就亡国?

  汉武帝后,到汉昭帝汉宣帝的时候,看起来,汉朝达到了极盛,但是却盛极而衰,这又是为何?

  平衡!

  李世民思虑许久,得出的结论就是平衡。

  汉武帝的行事之法,就是各种削弱、各种制衡,每次折腾的天翻地覆,但都保持了一个平衡。

  而在后来昭帝宣帝时,平衡却打破了,匈奴彻底伤了元气,后党彻底做大了,老权贵彻底没了指望,官僚彻底板结了,百姓也渐渐没有恐惧也没有希望了。

  汉武帝的改革为什么能成功?

  他是如何一步步掌握大权的?

  是从上林苑的骑兵训练开始,是从团结一批出身卑下的死党开始的。

  汉武帝明察秋毫、及其果断,又有主见,这才让他的改革能坚定不摇的推动下去,才能毫不动摇的信任自己的手下,才能最终成功。

  大唐帝国的明天该何去何从?

  杨广的改革失败了,国亡了。自己的新政现在看似成功,可是否已经埋下了隐患?

  谁又是这个隐患?

  是大唐的异姓封侯们,还是李超?又或者是那些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的新兴工商阶层?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