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3【琼林宴】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应诏陈明时事,余本说了一堆真话,被扔去广东当提学副使;又在广东履任期间,弹劾巡按御史毛风贪赃枉法,毛风反手诬陷,两人同时遭罢官。

  有趣的是,在嘉靖上位之后,不合群的余本和金罍,全都被视为杨廷和的反对者而升官。

  宴席还没开始,两人坐得又近,余本赞道:“若虚兄之会试程墨,我有幸一睹,第一篇制文就令人叹为观止!”

  王渊惊讶道:“会试程墨已经刊印了?”

  程墨就是考生的范文,乡试与会试都要整理编印,但绝对不可能如此迅速。

  余本笑道:“我看到的是手抄卷。”

  王渊认真回想了一下,会试四书第一题,好像是“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他那篇文章写得很正常,唯一点亮是把《中庸》里的“齐明盛服”扯进去,让《大学》与《中庸》的论述进行统一。

  这种两相印证的论述方式,朱熹章句里没讲,沈复璁也没有讲,是王阳明平时授课时讲的。

  王渊笑着说:“可是齐明盛服?”

  “正是如此,”余本感慨道,“我学《大学》、《中庸》之时,对这两处只是隐有所动,真没想过二者之道可以殊途同归!”

  王渊道:“此乃吾之授业恩师所讲。”

  “不知若虚兄之业师,是哪位大贤?”余本追问道。

  王渊已经知道王阳明是同考官,他犹豫一番,发现没啥可隐瞒的,便说道:“便是这次《礼记》房同考官之一,王讳守仁公。”

  “原来是阳明子之高徒,失敬,失敬!”余本是浙江宁波府人,跟王阳明所在的绍兴府紧挨着。

  王渊笑道:“吾拜在先生门下,还多亏了阉竖刘瑾。”

  余本感兴趣道:“有何说法?”

  王渊解释说:“我本是贵州农家子弟,世代务农,连私学都读不起。十岁那年遇到蒙师,他是绍兴府的秀才,后来捐了一个小官,却因上官得罪刘瑾而被连累,流放云南途中遭遇贼寇。父亲将恩师救回家中,我才开始读书识字。”

  “若虚兄十岁才识字?”余本震惊无比。

  王渊点头道:“确实如此。及至恩师守仁公,因触怒刘瑾贬谪贵州,穴居于荒山野岭,一边耕种一边授课,我才有幸慕名拜入恩师门下。”

  余本恍然大悟,赞道:“此当为一桩佳话!”

  可不就是佳话吗?

  太正能量,太立志了!

  一个没钱读书的农家孩童,跟随被陷害流放的秀才识字。又遇到被贬官的当朝大儒,这大儒惨到住山洞,如此艰苦还不忘兴教化,给了贫困孩童一个真正进学的机会。

  如今,大儒平反昭雪,并且获得升迁。而那个农家孩童,也少年得志,成为皇帝钦点的状元。

  简直就该写文章大肆宣传,让天下士子都知晓此事。

  余本突然回过味来:“若虚兄今年贵庚?”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