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49章 计中计的计中计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必须有持续性,有一致性,政治上的策略一旦推行,也自然是不可能迅速转换。

  政治法令,最忌讳朝令夕改。

  春秋战国,抑或是后世的那些封建王朝就不说了,单说眼前的前车之鉴。

  袁绍。

  还有袁术。

  一开始讨董的时候,袁绍真的是天下楷模,一呼百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发现袁绍并不是像是原来想像当中那么以天下兴衰为己任的“忠义”之人,而是一个谋划着想要改朝换代的野心家,于是乎原本投靠在袁绍之下的颖川派就裂开了……

  直至骄傲自大的袁术,妄想着用袁氏家族百年积攒下来的恩德去搭建一个野心家的皇位,结果最终发现,纵然有百年的施恩,该叛变的时候依旧叛变。

  如今,虽然袁氏的旗帜还没有降下来,其实也跟轰然而倒相差不远了,除了那些在船上已经是下不来的,其余的人已经大多数舍弃了袁氏。从天下楷模到天下唾弃,才经历了多少时间?

  在政治方面的路线偏移,从一个宣扬主张反抗暴力的义勇之辈,变成了一个利用暴力去乱政的野心诸侯,无疑使得很多原本支持袁氏的人,也开始动摇起来,使得袁氏的根基松动,稍有风吹草动,便是土崩瓦解,便宜了曹操。

  所以斐潜一旦出兵,那么就意味着关西的新政和关东的旧策相互碰撞的问题,就如同当年秦国一统六国,虽然表面上各地降伏,实际上暗涛汹涌。

  更何况,斐潜现在就有秦始皇当时那样的实力,可以横扫诸侯么?秦始皇雄才大略,也是搞了九年,斐潜现在呢?又需要多长时间?

  斐潜听了庞统的分析,沉吟着……

  “此外,主公如今坐于关中,居高临下,坐拥函谷,为西秦之态也……”庞统继续分析道,“然秦非始强,亦有百年之衰,若非六国在外各有打算,又有纵横之策相抵,前秦亦难于成九年之功也……”

  秦朝也不是所有皇帝,所有时间都是那么成功,也有输得底裤都没有的时候。秦惠公起兵50万与魏军决一死战,原以为兵力大大优势,定然可胜,却被吴起在阴晋一战中,以五万之卒击败,秦国此战大败亏输,再也无力抵抗三晋的攻势,幸运的是三晋本身还有很多矛盾,也没有继续紧逼秦国,否则秦国估计也是玄乎。

  也正是因为秦国亏倒只剩下底裤了,所以秦国痛定思痛,采用商鞅变法,之后的事情么,基本上大家都很熟悉了……

  庞统的意思也很直白,现阶段斐潜看起来是有这个气势,但是从气势转化成为实力,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另外一个方面,现在斐潜控制着函谷关武关太行山口等等,也就是等于是斐潜可以用少量的兵力牵制了大量的对方力量,同时对方也难以进攻,侧翼无忧,但是如果斐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