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11章 是非谁能说清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着马超往西而去……

  ………………………………

  上邽城。

  上邽并不大,只是天水郡之下的一个县城,原名清水县。商周时期,清水为邽戎、绵诸戎居住地。在西周孝王时,嬴姓部落首领非子因养马有功,封为王室附庸,封邑在便是在清水,因此这个城墙的历史,也算是有些年头了。

  随后因为政治文化经济的东移,上邽这里也没有得到什么倾斜,更不用说扒掉原有旧城墙然后重建扩大了,就这样将就着用着,一直到了现在。

  城墙之上脱漏的青砖斑斑点点,有些城垛已经垮塌了,还没有来得及修缮,露出原本属于墙体内部的黄土。

  上邽自从汉灵帝羌乱的时期开始,也没有了具体朝廷指派的县令,一直便是天水赵氏代为统管,假县长姓赵名昂,字伟章,见斐潜带着兵卒而至,便捧了册绶在城外恭迎。

  斐潜笑笑,也没有计较赵昂的小心思,便顺手取了册绶,然后反手又递还给了赵昂。

  赵昂自然不胜欢喜,连忙安排牛羊酒水等等物资酬军不提。

  斐潜要上邽这种飞地,根本毫无意义。驻军多了,上邽一个是穷一个是小,根本施展不开,不驻军,那么取了册绶又有什么意思?

  因此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在手上转过这么一圈,就等于是给赵昂做了个注脚,从此赵昂就可以拿掉头上的这个“假”字,堂而皇之的成为真正上邽的县令。

  只要征西斐潜不倒台,那么赵昂就多了个护身符,多少算是斐潜的门生故吏了,大概就差不多是这样的意思。

  有了新鲜的牛酒,斐潜自然不用再啃马肉了,便在大帐之内,让人取了炉子木炭,又用些铁丝,做成铁签,便可以烧烤了。

  烤制食物来吃,自从上古就有的,但是烧烤的方式却一直都在变化。

  “炙”字的出现,形象的画出了烧烤的美味,就是取肉在火上烤,而“脍炙人口”就是形容人的文章像烤肉一样,根本让人一口接着一口,停不下来!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已经知道,光烤野兔已经落伍啦,必须要配上酒才够味。

  到了汉代,已经出现了类似于后世烤牛羊肉串的那种长方形的装炭火的烤炉,也称之为“上林炉”,铁质的就相对大一点,也有陶质的,则是比较小一些,还会在左右两边加上两个把手,以便携带。

  因此当下,斐潜只不过用铁丝代替竹木签子,然后多了些佐料来腌制羊肉而已,只不过吃肉这个事情,在汉代还是属于比较高层的事情,普通人并不能随心所欲的大口吃肉,多少也算是一种不错的享受了。

  斐潜拿起了一根铁签子,看着铁签子上面串着的羊肉。原本白色的羊肉脂肪被烤成了金黄色,边缘微微有些焦黑,散发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