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五章 破除_宋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命礼部重修礼典与大宋律,为的就是四个字:有法可依。出了什么事情,应该在礼典与大宋律的范围内解决,如果事情没有在礼典与大宋律内,无从着手,也应当由朝廷修订礼典与大宋律或者大理寺来判决,而不是成为朝廷争斗的借口。”

  赵煦说了一大长串,不带歇口气的。

  他从所谓的‘孝’,延生到了礼典,大宋律,也再次否定了‘朝争’、‘党争’。

  官家话里的告诫之意,在座的都能听明白。

  “臣等,恭领圣训!”

  朝臣们不管心里怎么想,是不可能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与赵煦公然争执的。

  尤其是赵煦说的还有道理。

  赵煦的话里,没有苛责冯琦正的意思。

  冯琦正坐在椅子上,神情没有多少变化。心里还在懊恼,错失了刚才扬名立万,博得清名的机会。

  章惇在赵煦话里听到的重点,依旧是‘绍圣新政’下的‘大宋律’与‘礼典’。

  这两部‘礼法’,将会是推行‘绍圣新政’的依据。

  文彦博,苏轼等人则暗自拧眉,心头沉重。

  他们从赵煦的话里,听出的,还是对于‘祖宗之法’的蔑视与不屑。

  ‘孝’是为人之本,在大宋从上到下中极其重要。

  官家现在将‘孝’圈固在一个范围内,无疑还是为他破坏祖制进行辩解以及寻找认同。

  他们心头沉重又无奈。

  现在的儒家还没发展到后世南宋的高度,‘礼法’中的‘孝’还没有过于变态,在这个相对开放的时代,赵煦的话,还是能得到不少认可的。

  赵煦一边哄着乱动的权哥,一边注视着朝臣们的表情,稍稍思索,便又道:“司马光当朝事,做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恶政,比如那个‘阿云案’,父皇钦定的案子,二十年后,他居然翻案了。他尊崇的‘忠孝’,是在哪里?又比如,父皇耗费二十多年心力,穷二十年之功推动的‘新法’,他一夜之间尽数废除。这‘忠孝’可有半点?再者说,二十年所推行的事,一夜废除,可知晓会酿出的后果?没有。”

  朝臣们心中一凛,神色肃然,纷纷侧身。

  当朝的舆论环境,在发生变化。

  纵然王安石以及‘新党’依旧是恶评如潮,攻讦满山。但司马光等所谓的‘三贤’也在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尤其是诸多‘不忠不孝’的事,在朝野,士林间,渐渐有些‘不可言’的意思了。

  司马光等人,最大的‘恶’,其实不止是推翻了神宗皇帝的国政,还在于他们是借着赵煦这个官家的名头,做出了诸多恶劣之事。

  现在,赵煦公然评点司马光等人,朝臣们心里就有警觉了。

  司马光的威望实在太高了,甚至超出了王安石,是当今的‘三贤’,当代大儒,过世不过五六年时间,徒子徒孙遍布朝野。

  就拿文彦博来说,他在元祐初复出,是司马光力荐的结果!

  司马光在朝野的影响力,哪怕文彦博活着都比不过!

  偏庁里,不少人欲言又止,神情很是复杂。

  文彦博默默听着赵煦对司马光的评点,神色平静,并没有为之辩解的一点意思。

  “所以,”

  赵煦环顾众臣,眸光炯炯,道:“在礼典与大宋律的范围内,不妨大胆一点,衣食住行,都可以放开一些,不要过于拘束,刻薄,刻板,走极端。高兴了,大口喝酒,大声唱歌。不高兴了,该哭哭,该骂骂。繁文缛节,适得其反,公正向和,勇于开拓!”

  /txt/120880/

  。书趣阁_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