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117 连帆过扬州-1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援刘文谷等人脸上浮现一丝喜色。这是赵行德特意禀报兵部,从东京留守司调来练兵的种子。无论是镇国军还是保义军的老兵,都是一等一的精锐。马援等人从河南战场回来,有了对比,更是瞧不上其他大营人马。兵部给了南海水师一万五千人的员额,便是以三千精兵为骨干,再在东南沿海招募一万余水手,加上汉军等其他军队调来的两千多水军。

  “不错。”赵行德点了点头,问道,“招兵的衙门已建起来了吧?”

  “是的,兵部已差遣军官,分别在海州、扬州、明州、泉州、福州、通州、泰州、广州建起了八处招兵衙门,除了泉州和广州两地各招水手两千人之外,其余六州限招一千人。各地都是一边招募水手,一边进行初步训练,招募满员后便送到附近的船场,由军官安排船上的职务和训练。”周和小心地秉道。他的身份,赵行德等人都知道。

  周和身为锦檐府的老人,本来可以推脱掉这个差事的,但因为赵环的关系,还是承担了下来。宋国和夏国组建联合水师,虽然约定水师归宋国所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朝廷让周和做机宜官,特别负责招募水手的事,等于职方司公开地在南海水师中埋下钉子了。这样一来,许多位置就极不好安排。

  赵行德对他保持着一定的客气,但涉及到军务方面,也绝不会姑息迁就的。分别在各州招募水手也是赵行德坚持的,目的是防止一条船上同乡太多,在水师中结党为祸,排挤其他籍贯的人。

  兵部开出一年七十贯的优厚军饷,虽然比普通禁军多了二十贯,但出海和打仗都是极为冒险的事情。周和本来还担心招不到足够好的兵源。“幸运”的是,海寇作乱致使商路不畅,许多水手和工徒无以为生,招募衙门的门槛都要被踩断了。周和得以各地一再重申招兵的标准,要眼神好,矮壮敦实且手脚灵活的人。

  赵行德听说招募水手顺利,叹了口气,问道:“水师学堂的进展如何?”

  “还好,虽然是武学,但上水师学堂便保一家人衣食无忧。朝廷又有殊恩,只要学堂满两年,考核中等以上,便授给从九品承信郎,也算是个官身了。所以,各州的贫寒士子倒是应者踊跃,还有托人使钱的。事关水师大计,胆敢逾矩的,一旦发现,下官都一一严惩了。不过,”周和脸色迟疑道,“水师学堂没有斋舍,建在何处还请大人示下。”

  “斋舍?”赵行德微微一笑,站起身来推开窗户。

  “还建什么斋舍?战船就是最好的斋舍,惊涛骇浪是最好的老师,对军人来说,战场就是最好的学堂。”

  江风带着特有的腥味,一下涌入进船舱,诸将不觉精神为之一振,耳中这句话清晰无比。刘文谷深深呼吸了一口潮湿的空气,默默念道:“弟子谨记,多谢恩师教诲。”他看了马援一眼,对方微微一笑,做了一个向前冲锋的姿势。他们都是步军出身,调入水师觉得一切都茫无头绪,此时却信心满满,跟着赵行德建功立业,一切困难似乎都微不足道了。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