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四章 谈判 下_大时代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战争最大的敌人。一切为战争谋划,就必须解决这个死循环,这才是李大成这边的出发点。

  “二爷,这卢粟真有您说的这么好?”

  出发点不同。使杨士骧很难跟袁世凯站在同一立场之上,虽说是个传统的文人,但杨士骧不失正派,他与李大成、袁世凯这些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军人、政客不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在他心里还是根深蒂固的。

  杨士骧这样的应该就算做是清官能吏了。他们不是为大清皇帝做官,而是为做官而做官,杨士骧这样的也可以算作是职业政客的。

  在有些看来若卢粟真如李大成所说,不惧水旱、不惧盐碱,可以为山东保证粮食产量出力,推而广之里面的政绩就大了,有了政绩就能再上一层楼,职业政客跟充满野心的政治家,也是有本质区别的。

  “士骧,这甜高粱就是高粱,只不过青杆比之普通高粱甜可以用来熬糖而已,上海道的崇明是卢粟之乡,那边有青杆熬糖的成法,士骧可以打电报问一问的,这些事儿我也没必要造假的。

  至于高粱,你在微山附近,随便找几个老农,就知道这玩意儿有多么的耐水耐旱,待会儿你不妨去问一问的。”

  见李二爷跟杨士骧聊上了,袁世凯也只能无奈的一叹,虽说感觉有些不妥,但山东、直隶一带的粮食也确实不足,李二爷的这个法子在朝廷那边确实有可行性的,但李二爷的目的,袁世凯这边还没有摸清,是为了山东民心?还是为了振威军的军粮?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就邀买山东民心来看,袁世凯觉得是没必要的,反而是累赘,这个时候山东民心尽归桂顺所有,这不是找死吗?太后那边是断然容不下这样的桂贝勒的,李二爷谋划的许多东西,袁世凯都看不清,摸不清底细的阳谋无法阻挡,这才令人心生惊疑啊!

  频频在李二爷跟桂贝勒的手里吃瘪,袁世凯的心里也产生了一种紧迫感,振威军对北洋新军的威胁太大,没了独一份儿的北洋新军,他手里还有什么呢?

  “二爷,这医府之事……”

  打断了李二爷跟杨士骧之间的谈话,袁世凯决定争一争,医府,看似是个与北洋新军无关的所在,但袁世凯知道,医府与军队的牵扯有多大,军医啊!行军打仗,少的了军医吗?

  因为京师六部的人不作为,现在桂顺直接把京师六部的人踹出了圈外,自己一力担当了医府的事情,虽说明面上是小醇王挂帅,但真正主导的还是振威军的桂贝勒。

  有了医府,朝廷就不会再建别的医学院了,桂贝勒就等于控制了军医这个系统,桂顺控制了军医,就等于扼住了北洋新军的咽喉,没有好的军医,行军打仗不放心的。

  “医府?你老袁还敢跟老子提医府,小半年的时间,几百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