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用我不成 二_大时代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胶州府那边花了一天半的时间,处理好了塔埠头周围几千顷荒滩的归属,除了一处荒废的海关衙门之外,周围方圆十几里的范围,都是李大成的地盘了。[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com]

  这一天半的时间,李大成也坐着古老的硬帆船,在大沽河入海口转了几圈,也听了附近老船家对于胶州湾海况的描述。

  建造海港或许需要很长时间来论证,但建一个临时码头,不用那么复杂的,只要找到了差不多的位置,建一条深入海中航道的堤坝,码头也就有了,难只难在土方上,别的都不是问题。

  塔埠头港也不能算是荒废了,这几年虽说运量急剧下降,但每年还是有南方的船只到港的,塔埠头水域的情况,也有很多人清楚,在原本的出海水道上,建一条能用几年的临时码头,还是那句话,难就难在土方跟石料上。

  对李大成而言土方好解决,石料也不难解决,土方胶州府这么大的地界有的是,石料,直接在黄岛开山取石就好,无非黄岛那边也要做土地平整的。

  真正的难题,不是土方也不是石料更不是人力,而是粮食,想要在一两个月之内修好这个临时码头,几万人怕是不够,十几万人聚集在这里,粮食哪里来?靠山东肯定是不成的,外运只能走海路,少不了德国鬼子的刁难。

  “二爷,房契、地契都已经办好了,您也该给杏城说说您的巧妙高了。”

  塔埠头这里有杨士琦的人,李大成在做什么瞒不住杨士琦,在杨士琦看来,李二爷这是要重建塔埠头港啊!但建这个塔埠头港的意义何在呢?

  “建港而已!这事儿恐怕瞒不住你杏城吧?”

  “二爷,重建塔埠头,利益何在?”

  李大成说的明白,杨士琦问的也明白,李大成当然不能说这是为了给境内走私建的码头,这事儿不是什么好事儿,而且也好说不好听。为了避免洋鬼子的盘剥,在国内搞走私,耻辱啊!

  “利益何在?杏城,你不知利益何在吗?

  这是我要建的码头。大沽河入海口五里之外,水深至少在二十尺以上,这是退潮的水位,涨潮的时候,至少再加六七尺!

  七千吨的定远舰吃水不过十八尺。这弧形的码头长一百丈,内外至少可停靠四艘跟定远舰差不多的海船,你说利益何在?

  塔埠头,距胶州府城不过六七十里的距离,若我在这里再修一条直达胶州府的铁道呢?”

  拿出自己画的码头草图,李大成给杨士琦解释了起来,圆弧工字型的码头,圆弧顶端可以起到第一层防波堤的作用,工字型的连接线,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土方量。滩头工字型的防波堤可以有效的保护货场。胶州湾本就是个半封闭的港湾,海浪的威力不是很大,李大成觉得,修修补补,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