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风中传奇(五):夜明瑶篇——佛曰,不可说_长公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至今,她都住在父皇心里,甚至,违背了伦常,成为父皇在致幻药物下的念想。

  我决定,再探一探父皇那深如大海,幽如夜幕的内心。从宫中旧人那里,打听了曾经那位跋扈之人的喜好,然后,弃了那些华丽丽的珠钗,艳滴滴的宫裙,开始穿白衣,着蓝裙,学做桂花糕,同时,逼着自己,用那有些愚笨的脑袋瓜子,尽量学些东西,让自己胸襟胆识才华样样不输于男儿。

  当然,那些出入南风馆,蓄养面首之类的荒唐事,我是不敢学的。母亲已经将那跋扈性子的可爱之处,发挥的淋淋尽致,让父皇色授魂与,而我便只能,学那位的清冷与好处。

  果然,每每将自己打扮得像一朵清水中出来的芙蓉,再端了亲手做的桂花糕,去御书房问候劳碌的父皇,总是能将他哄得笑意盈盈,我坐在旁边,托着腮帮子,看着他那依旧英俊的容颜上,渗出的迷离思念,仿佛,时光错乱,倒回从前。

  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不恨他,反倒觉得,他与母亲一样,可怜。

  父皇越发视我如掌上明珠,最喜夸赞我的一句话,说的是,不愧是我夜氏的公主。为了让我更配得上这样一句夸赞,他大手一挥,让我去青云山下,跟着太子哥哥的太傅老师,青云书院的山长傅青竹,学时政策论——这可是在父皇众多皇子之中,除了太子哥哥,其他人从未享有过的特权。

  我自然是笨鸟先飞,顶着个榆木脑袋拼命地学习。虽然比不得沈兰亭那般一点就通,一日千里。但也凭着勤奋与认真,博得了太傅大人的欣赏。

  后来,父皇让我御书房听政,也放些皇家宗亲的事务,六部公干,给我练手,我亦渐渐如那些女官,将一双纤纤素手,伸进了大曦的朝堂之上。

  再后来,我的二哥宁王,串通了禁军统领邢天扬之子邢律,伙同掌曦京九门守卫的大哥安王,然后,夜闯宫门,逼病重的父皇传位。

  彼时,舅舅明世安掌着京畿防务,二哥带人将我与母妃堵在莲华宫,要母妃策反舅舅,拥他篡位。

  也就是说,这场宫变,差不多已经到了舅舅支持谁,谁就胜的地步。母亲心慌意乱,问我,该支持谁?

  我却答她,父皇心意属谁,我们就支持谁。

  父皇心中意属的,从来都是太子哥哥,那个没有母族靠山,没有母亲撑腰,还经常被父皇责骂惩罚,怎么看都不受待见的太子哥哥!

  纵然那个时候,二哥的剑,恨不得架在我的脖子上,宫外传来的消息,是太子哥哥已经被截杀在从西山皇陵回京的路上,掉入千丈崖下,尸骨残破,面目全非。

  我仍然坚持,宁愿被困在莲华宫里,大不了不能见到父皇临终前的最后一面,却不能做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一则,我心疼怜惜,饶是九五之尊的人,却也有着一生无法出口的遗憾,而太子哥哥能继位,是父皇对凤家,最大的恩赏,亦是他对心中那个无法触及之人,最深的倾诉。

  二来,我还是有些畏他,那般深沉的帝王心术,这种大统继承之事,既然心意坚决,怎么会没有后着?由着自己的子女们胡来?

  果然,我的判断,很明智。

  宁王宫变,封宫三日,沈相爷领着百官在太极殿门口跪了三日,坚持要看遗诏。

  三日后,掉落千丈崖的太子哥哥死而复生,领着八千西山皇陵的守军,杀了回来。

  大哥安王-->>突然反戈,打开了曦京城门,禁军统领邢天扬,绑了儿子刑律,接管了曦宫守卫。

  后来的事情,也就没了悬念,宁王落了个一箭封喉的下场,德妃柳芙苏柳娘娘三尺白绫作了了结,而柳家,则是满门定罪的覆灭。幸好,舅舅在京畿大营里,按兵不动,装傻充愣,只落了个救驾来迟的从轻发落。

  太子哥哥继位的宣和一朝里,明家越发烈火烹油,权势熏天。

  小舅舅卸了京畿防务,却掌了西北兵权,明降暗升,真正成为独霸一方的大将。

  在父皇的其他妃嫔们或去西山守陵,或出宫随子之际,母亲却被新帝尊为皇太后,坐镇后宫,颐养天年。

  而我,则成了瑶光长公主,一个挥袖抬手,能遮住半边天。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