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二十六章 变法将自己变没_捡到一只始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姓都非常的惊讶,而那些被看中的老人更是如此,他们很多爵位都不算太高,没有想到,还会有这样的好事。对于三老,官府是不出俸禄的,这只是一种地位,不是官职。

  可这样的地位,往往也是很多人所渴望得到的。

  在三晋等地区,因为官吏短缺而造成的诸多基层问题,随着三老制的展开而开始消失,乡里最有名望的老者来给百姓们讲述秦国的仁义,讲述大一统的概念,这可比官吏们讲一年的作用还要大...而孝悌制,也就是鼓励道德,奖赏德行的制度,在开展之后,也算是洗刷了秦国的一些负面形象。

  秦国在六国的眼里是暴虐的,可是当他开始主张仁义道德,并且愿意以身作则的时候,情况就有些不同了。

  儒者们纷纷前来秦国,而秦王也特意下令,允许这些外来的儒者观看,但是在秦国内一定要遵守秦国的律法...为了避免他们鼓动百姓,或者混入奸细,秦国还要官吏们陪同这些儒者来观看。秦国一直都挺欢迎儒者的,当初荀子来到秦国,秦王甚至亲自来迎接他,带他去参观。

  范雎和吕不韦也一直想要拉拢更多的人才,儒家的贤才还是相当多的。

  而这一次,前来秦国的儒者却是相当的多,这些人来到秦国的目的,就是为了看道德教化,儒家一直都在提倡德治。他们最先是询问了乡里的三老,随后又拜访了那些因为道德而受到奖赏的良家子,当然,还有秦国本地的官吏来讲述自己是如何爱民,如何德治,按时看望孤寡,救济贫苦之类的事情。

  秦国的这些变化,让儒者们欢呼雀跃,他们认为这是儒家的胜利,虽然整件事从出现到执行都与儒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可他们还是愿意这么想,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儒者都这么想,秦国虽然给自己披上了一套道德的外衣,可是内在并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个从方方面面来限制百姓的“暴秦”。

  不少派系的儒者们都对秦国表现出了失望,他们觉得秦国将道德教化作为工具来用,而不是当成自己的核心思想,只是,并不是所有的学派都是这样的,儒者们已经能看出天下的局势来,秦国一王天下,这是肯定的,这是一定的,武成侯几万人就差点灭亡楚国,过上几年,武成侯带个十万人过去,楚国能扛得住吗?

  就连齐国的那个孩子王都已经看出了不妥,私下里让国相后胜为他整顿军队,应对麻烦,话虽然说的不清楚,可是显然他已经意识到了危险。他都能看出来,儒者当然也可以,在这样的时代,想要反抗秦国,拒绝秦国,那是愚蠢的决定,而秦国目前的作为,就是在给儒家释放善意,这是一个好机会啊!

  拥抱秦国,改变秦国,让秦国支持儒家!

  儒家弟子们怀着这样的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