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百五十二章 长安君的改变_捡到一只始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她俯身一拜,问道:“请问这里是张相的府邸嘛?”

  张母愣了一下,这才点了点头。

  “我是奉父亲的命令来为张良送来书籍的...”,张母惊讶的问道:“您是赵田典的儿子?”,长安君急忙点着头,说道:“我叫赵长安,正是他的儿子...”

  而正在屋内读书的张良,听到屋外的声音,也是忍不住的走了出来,他好奇的看着面前的长安君,长安君也是在打量着他,他也不知道,父亲怎么会如此的重视一个半大的孩子,他实在看不出这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张良的目光却是留在了长安君身后的武士们抱着的那些书籍之上。

  张母思索了片刻,这才笑着说道:“其实也不必送来...家里的藏书够多了。”

  而长安君摇着头,他看着身后的那些武士们,武士们便将这些书籍竹简之类的都抬进了院落内,长安君这才让武士们离去,张母承受了他人的好处,自然也是要款待长安君这位客人的。张良将那些送来的书籍翻开了几页,这才惊呼道:“这都是马服书的手稿!都是些我不曾看到过的!”

  张母说道:“请替我感谢赵田殿的恩德,他对我家的照顾,我们一定是不会忘记的。”

  长安君急忙推辞,他这才看着张良,笑着说道:“父亲这次让我前来,还是要我将这些书里的东西传授给这个孩子...”,张母不能确定赵田典的真实身份,故而也不想接受这样的好意,她便推辞道:“不敢如此劳烦您,良虽然年幼,可是很懂事,他可以自己读书,就不必再劳烦您了。”

  成蟜无奈的说道:“还请您不要推辞,这是我父亲所交代给我的...我...”,张母看着面前的成蟜,迟疑了许久,这才答应了他,如今张平不在,她也不能去无端的得罪别人...长安君便留在了郑县,每日都来找张良,将父亲交给自己的那些手稿教给他。赵括将很多自己的手稿送了过来。

  在教导张良的时候,长安君就仿佛看到赵括正在看着自己说着书上的那些内容,很多东西,他都能给出不一样的理解。而在他面前的这个孩子,的确是无比的聪慧,很多的内容,一点就透,都不需要长安君多说什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长安君多年以来的那种不安,那种落差感,似乎都在减弱。

  这是他第一次来教书,当他将书里的内容反复的解释给张良的时候,那些东西也都记在了他的心里,教书是一个教育他人的过程,也是教育自己的过程。

  “马服君说:论用兵,我不如白起,论谋略,我不如范雎,论治国,我不如吕不韦,论治学,我不如荀子,论成就,我不如郑国...弟子启问:可是天下人对您的敬爱超过这些人,这是为什么呢?马服君说:这是因为我将天下的百姓都当作是自己的家人的缘故啊,家人之间互相敬爱,这有什么惊讶的呢?”

  长安君说着,又解释了起来,“这位唤作白起的人,是秦国的武安君,当初他带兵...”,长安君将文章内出现的几个人都介绍了一遍,张良认真的点着头,并且将这些都记录了下来。

  “马服书的这篇文章,是说仁义的重要性,因为马服君爱天下的百姓,所以天下的百姓也爱他...”

  张良点着头,不断的记录着。

  长安君自己似乎也沉浸在了书内,思索着这些道理,甚至还能延伸出更多属于自己的东西。

  ps:有读者反应我书里的樊於期不像是个义士...嗯,他劝说长安君谋反,给出的理由是秦王要杀长安君,而且秦王是吕不韦的儿子,不是王室血脉,在忽悠长安君谋反并且叛乱失败之后,这位义士继续留在秦国当将军,好像啥事都没有发生,后来战败之后,他害怕受到处罚,逃到了燕国。

  这样的人,我从不觉得他是个义士,若是他跟长安君一同谋反,我都会敬他几分,可惜,他并没有。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