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两百六十四章 《桃山论》_捡到一只始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的上前,跟赵括攀谈了起来,他们看起来都很开心。

  官吏们并没有欺负他们,相反,他们在这里得到了更多的耕地,听闻,这里的税赋也要比赵国轻松,虽说徭役比较多,可是徭役并不耽误农桑,一般都是在农忙之后进行。在赵国看来,秦国真的就是一支伪装成国家的军队,他们的所有目的都是为了战争,所有人都是为了战争而效力。

  故而,在秦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耕作与操练。一切都要为这两件事让路,故而徭役之类的,都必须要避开农忙,甚至不能对农业有半点的影响。

  终于,赵括坐上了马车,带着自己的家人,门客,弟子们,朝着咸阳出发。

  在进入秦国的腹地之后,就越发的能体会到那种与他国不同的氛围,在耕地的数量上,秦国是碾压诸国的,因为秦国的制度,允许百姓自发的开垦土地,认可土地私有...这就激发了百姓们开垦土地的积极性。其他国家的农民类似于员工,为公司上班,公司给他们留下可以糊口的粮食,其他拿走。

  而秦国的农民,相当于个体户,自己给自己打工,将规定的一部分财富上缴,其余的都可以留下。

  故而秦国的开垦率是非常高的,道路两旁处处都是耕地,能看到勤劳的百姓在耕地上劳作着,官吏们是非常支持这种行为的,有些时候,他们还会拿出自己的私产来扶持辖区内的百姓,当然,这是要偷偷进行的,这是作弊行为。秦国是要进行种地比赛的,里中比,看看谁种出的粮食多,然后是里跟里比,乡跟乡比,县跟县比,郡跟郡比,拿到了好名次的官吏会得到奖赏,升迁。

  倒数的几个会被训斥,降职,而连续两次拿倒数,就要被抓起来判刑了。

  这就是为什么上党郡守王稽想着要叛逃了,因为他拿了两次的倒数第一,若是再拿一次,就要被带去咸阳问罪。

  秦国的第一个特色是耕地多,而第二个特色就是亭长多,这些亭长相当于后来的派出所所长,他们巡视自己的领地,宣传法律,抓捕盗贼,每走出一段路程,就能看到一队骑士,在亭长的带领下,检查他们的通行证,以及“身份证”...当然,秦王本身是没有“身份证”的,可是赵括有。

  赵括拿到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身份证”,这是秦王送给他的,上头详细的记录了他的名字,爵位,身高,职业,籍贯等信息,同时还有一本“户口本”,作为户主,赵括看到这上头记载了自己家里的所有情况,不过,这户口本是要交给当地的官吏来保管的。

  赵括忽然明白,在秦国,微服私访大概是不可能的,因为各地都会仔细的盘查,最开始的时候,秦王出行,是用了阳泉君的身份,据说这是一个国内的贵族,他想要让赵括看看最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