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262章 陕西_从大周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这边,虽然卫允也曾来过不止一次,可对于长安城,对于京兆府的各方势力分布还真不怎么了解。

  再加上如今卫允离开陕西也有两年多了,西北又刚刚经历一场大战,大战的时候,陕西各州府的府库都是优先供应给西北的边军的,一场持续大半年的战役打下来,陕西所有州府的府库都被差不多掏空了。

  好在朝廷也知道陕西的难处,早在战役结束之后便从国库之中抽调出了十万担的粮草,分发至陕西境内的各州府,用以填充府库。

  当初长安城中还有不少从西北逃难而来的百姓,都是因为大战开启,害怕被波及,便从边境地区朝着八百里秦川汇聚而来。

  其中有不少还到了长安,好在当初朝廷颁布下来一道以工代赈的法令,就地征用这些避难而来的百姓,反倒是省了征召民夫,也为去岁的秋收节省出了大量的壮劳力。

  年初西夏派出使臣前往汴京求和的时候,前陕西布政使方贺文便下令将这些百姓遣返,各归各处,由各地府衙,州衙,以及县衙对这些百姓进行安置,组织他们快速启动春耕。

  好在方贺文是个真正厉害的人物,一番调度之下,陕西才没有出什么大乱子,方贺文倒下之后,便由布政使司的左右几个参政挑起了大梁,按着当初方贺文定下的方略,对陕西各地进行重建,对流民重新安置。

  同时呢,也依照着方贺文以前的做法,将卫允提出的那条以工代赈的法子贯彻至各个州县,并不是如同往常那般无偿的救济民众,而是通过雇佣百姓们工作的方式,按每个人付出劳动的不同,发放一定的粮食。

  如今边疆承平,朝廷那边可以全力相助陕西重建,第一批的填充府库的十万担粮食只是一部分。

  而且也只有距离榆林、延州还有庆州附近,延安府和凤翔府下辖的十几个州县的百姓被迁往京兆府附近。

  其余地方的府库虽然也空了,但那也只是朝廷的府库,百姓们手里的粮食和钱财可半点都没有动用。

  再加上方贺文定下的策略正确,那些个被遣返原籍的百姓们倒是不用担心出什么问题,只要个州县的官员能够按着方贺文制定的方略去处理就好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边境那几十个刚刚纳入疆域范围之内的州县,那些州县之中的百姓在西夏的统治之下生活了数十年。

  底层的那些个百姓卫允倒是不担心,西北的民风虽然彪悍,但百姓骨子里的淳朴却从未丢失,他们的想要的很简单,能吃饱饭,能穿上衣,若是再有点闲钱,能给儿子取个婆姨,能给女儿找个不错的夫家,繁衍子嗣,传承香火,那便足够了。

  这些个边境的百姓和中原腹地或者江南地区的百姓还是有所区别的,二十几年前的时候,边疆还是打来打去的,可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