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八章 谁也别想打扰老子!_规则系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都让人看的头昏脑胀,不是‘数学博士’以上级别,想看懂实在十分困难。

  赵奕对冰雹定理的证明过程,相比来说更加的复杂,论文就写了近五十页,还是简化了一些步骤后的结果,但‘复杂’并不等于高深,也就让许多数学系的本科生也能看明白。

  当能看懂数学猜想的证明,让学生们顿时有了成就感,他们就对研究过程更感兴趣了。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很多地方。

  国内还是夜晚。

  赵奕注意到了《数学学会杂志》发来的邮件,他也觉得稍稍有些激动,但《数学学会杂志》才刚发行,传到国内肯定需要时间。

  他没有特别在意。

  当天回到家里以后,依旧是研究机器人程序,不到一个月的研究,成果还是很不错的。

  机器人‘学会’了‘认路’。

  只要把地图路线坐标输入到程序里,机器人就能实现自动寻路,过程中还能拥有避障再寻路功能。

  这个功能听起来很简单,但赵奕可是研究了一个月。他是一边学习一边研究,也有了两个研究成果,一个是让机器人,分辨移动画面物体的长度、大小。

  比如,机器人看向地板的时候,就能迅速计算出地砖的边长,看到人的时候,就能计算出人的身高。

  另外,就是寻路了。

  赵奕用的方法,首先还是颜色判断,他干脆给机器人加装了一个摄像头,一旦开始寻路就开启两个画面,新摄像头指向地面。

  通过地面和视线前方颜色的对比,来简单的分别‘路’具体是哪里。

  这样就能轻松避障。

  当然了。

  很多时候,道路的颜色会改变,就只能用第二种方案,机器人会环顾左右方向,通过图像颜色、物体的大小,去分辨具体哪里是路。

  赵奕设计出的寻路、避障方式,大部分时候是没问题的,但会碰到的问题也很多,最重要的是,分辨方式都是他自己输入进入的。

  一个的精力是有限的,无法想到所有情况,一旦碰到新情况,就会遇到新的问题。

  这就需要覆盖每一种情况,去详细的编写程序代码。

  显然。

  这是一个团队的事情。

  “不然……把设计方法、代码卖掉?然后让一个公司去帮忙完善?”

  “还是和专业的实验室合作?”

  赵奕仔细思考着,觉得前者比较靠谱。

  到专业的计算机实验室,他贡献了代码就等于是贡献了,最多能拉一下投资赞助,最后还是要把代码,给投资的公司共享使用,相比还不如直接售卖掉,标明自己拥有最终完善版本的使用权。

  凌晨过后。

  《数学学会杂志》发表冰雹猜想证明的影响力已经出来了。

  每一个数学猜想的证明,都会引起大量的关注,海外大量媒体做出报道,也让国内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

  《数学学会杂志》还没有网络版本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