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2章 催熟_前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种微型轿车的造价,是有给出一个总体估算的。

  那是一帮干了十几年汽车行业的人,彭向明并不认为他们会不专业。甚至于,考虑到他们是始终在一线,是一直都在生产汽车的,真说到对市场价、对供应链的了解,彭向明认为他们很可能还在江明妃手底下的这帮工程师之上。

  但大家的出发点,却是从一开始就不一样的。

  所以他们给出的估算,只能供参考。

  造什么小排量发动机微型轿车啊,咱要造就直接造微型电车岂不好?

  江明妃说过的,国外的汽车工业,经过百年发展,其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设计、研发和生产,都已经形成了极为完备的专利墙,尤其是变速箱,已经越来越复杂,国内这边想要绕过去,开发出自己的一套东西,已经近乎于不可能。

  所以,国内的这些车企,别管你多牛逼,仔细掰扯掰扯,一辆车身上的大件,最后都能追索到国外某家厂商身上去。

  哪怕是按照杜建秋他们的思路,造廉价的低端小轿车,三万块就能买的那种,那个小排量发动机,他们自己也是造不出来的,也要买。

  但电车就不一样了。

  电池加电机嘛!

  直接就把发动机和变速箱都跳过去了。

  就说现在的国内,一年两千多万辆的汽车销量,就意味着两千多万台发动机和两千多万部变速箱,大部分都是国外的产品,或国外企业授权生产的,要是这些销量里,能有20%换成电车,一年光专利费、光是节省的购买这些核心配件的钱,就能省掉多少?

  国家怎么会看不见?

  所以,尽管起初投资江明妃这家新纪元公司的时候,彭向明只是出于对电动汽车未来光明前景的大致了解,但是到了现在,随着他对传统汽车、对电动汽车等等这些产业,主动的和被迫的接受了那么多信息之后,他对电动汽车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却是真的越来越有信心了。

  就像江明妃曾经分析过的那样,国家没道理不扶持这个道路!

  两个时空的时间线或有差异,但这个差异,顶天了也就是几年而已!

  所以,整个电动汽车的生产链条,都值得投资!

  而且值得下重注投资!

  江明妃这里,是烧钱在做高端的科技,彭向明可以支持她冲刺,这个方向当然是正确的,而且极端重要。

  但与此同时,彭向明觉得自己也完全没必要就这么干等着。

  江明妃这头,想看见回头钱,还不知道得到什么时候,但事实上,电动汽车的需求,是一直都有的,一直就在那里!

  区别只是你看见或没看见而已!

  人民群众始终都需要一个不贵的、能遮风挡雨的、使用成本还得低的代步工具,那与其让那么多没资格其实也没能力生产这类车的厂家,生产那么多连基本保障、甚至连正常牌照都没资格上的东西,充斥到市场上面,为什么我不走这一步呢?

  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嘛!

  那我有能力生产吗?

  有啊!

  把东方汽车拿下来,把杜建秋他们的微型汽车生产计划,直接改成微型电动车生产计划,不就行了?

  既能赚钱,又能为人民服务,还能顺便催熟一下电动汽车这个大行业!

  何乐而不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