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这个人我要了_大国舰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明显不足,这让方华很难抉择。

  秦意斌说实话是很想试试的,毕竟工艺生产这东西并不是天生就有的,那是多少次试验,甚至是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才换来的。

  漓东厂哪有那么多的资金往这上面去砸?

  别说是漓东厂,就算是西南兵工局,不,乃至整个兵工系统,甚至是国家都没办法这么消耗。

  高温炉一启,光电费一天就得上千块,再加上材料、人工和设备损耗,几万块的成本就那么直愣愣的砸进去了。

  一次两次还好说,咬咬牙还能挺过来,要是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怎么办?

  可问题是,有些事情……

  “就这么定了,三次,只做三次!无论成败我方华一个人担着!”

  若非如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就不可能有这么巨大的技术鸿沟。

  根本原因就是发达国家底子厚,有能力对技术进行快速迭代;而发展中国家底子太薄,连促使的技术积累都做不到,长久下去,差距不大才怪呢。

  1983年的10万块钱,绝对称得上是天文数字,一个弄不好方书记可是要担很大的干系,于是秦意斌赶紧上前劝道:“方书记,一次就行,三次……实在是有点儿太多了!”

  可结果方华一句话就让秦意斌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只做一次的话,万一不成怎么办?”

  就在秦意斌准备硬着头皮建议方书记做一次试验看看情况时,结果正在审讯室里拧眉徘徊的方华突然停住脚步,说出一句令秦意斌吃惊不已的话。

  三次,若是全失败了,各种损耗加在一起可是超过10万呀。

  “好的!”张明莉点点头,连忙把军绿色书包斜挎到肩膀上,连看张德全一眼都懒得看,就匆匆离开了保卫科。

  方华随即看向秦意斌:“你去找热处理车间的高凯,让他组织他们车间最好的工人队伍参与这次试验。”

  是呀,只做一次的话,赌的意味太大了,当然做三次同样有赌的成本,但赢得概率相应也大了不少。

  而这时方华也没给秦意斌再说话的机会,而是开始工作上的安排:“我们这次工艺试验干系重大,小张同志,你立刻通知技术科和工艺科的同志做好试验准备,这几天在技术上全力保障热处理车间的运作。”

  “那就赶快通知他,告诉他,这次试验就看他老陈的本事了!”方华的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秦意斌点头:“放心吧,我这就去落实!”

  “好的,我这就去找老高!”秦意斌点点头,转身就要离开,可还没出门又被方华叫住:“对了,记得把陈师傅给叫来,全厂在水淬环节上只有他能把温度和速率把握的好,有他在,试验的失败率多少能降低不少。”

  “方书记放心,这事儿跟陈师傅一说,他保准过来,自从把岗位交给他儿子提前退休后,陈师傅找过我好几次了,问厂里有没有其他活儿让他干,实在是闲不住!”秦意斌笑着说道。

  说完便推门快步离开。

  眼看秦意斌离开,方华就把自己的外套披上,然后看了温大伟一眼:“温大伟,你跟我走!”

  一听这话,张德全的老脸立刻就难看起来,随即对着方华小声说道:“方书记,马副厂长盯着这事儿,所以……”

  “那你就跟马军说,温大伟这个人我要了!”说完,便冲着温大伟摆了下脑袋:“走,咱们直接去车间!”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