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大唐王朝的第一次功夫茶讲座(二)_初唐逍遥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于这第五嘛,待我先喝口水先”一口气说完三,四两点,李泰就笑着打量起这些被提起好奇心的王爷,公主们,顺便还有女皇帝,很好,大家之间并无什么隔膜,看来,我这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啊,只可惜,太子哥,素来与我不合,无论我怎么努力,都

  “这第五嘛,就是茶垫: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冬深是因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里还要垫上一层“垫毡”,“垫毡”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小剪成的,所以要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毡者,为了不会生异味,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功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原因是单宁酸溶解了。

  而第六,则是水瓶与水钵:作用一样,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种束颈有嘴,饰以螭龙,名叫螭龙樽的也不错。(螭龙,潮州土话叫做“钱龙”,潮州话是双声叠韵的,钱、螭就是叠韵字,即是壁虎。)

  水钵,也是用来贮水以备烹茶的,大小均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红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鱼二昆在钵底,舀水时水动,好像金鱼也泳跃欲出,这是很少见的珍品,一般的多见素瓷青花,置于茶床上,盖上朱红的木盖,舀水时用的是椰子壳做的,椰瓢当茶未煮,主人启盖舀水时,“功夫茶”之功夫已经不饮而使人信服矣。

  第七,龙缸: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密盖,下托以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龙缸也多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难见到。(康熙帝乾隆帝年间的产品,也已极为珍贵。用近代制品,只要色彩大小调和,也就很好了。)

  而第八,则是,红泥小火炉”说到这,李泰又卖起了关子。

  “四哥,这红泥小火炉到底是何物啊?”李治好奇地问道,看看其他人也都是如此,李泰也不多等了。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不正是我们北方人用来温酒的吗?”李泰郁闷道,本想让他们猜猜这红泥小火炉的作用,原来他们不知道,看来不是这红泥小火炉在贞观之后出现,那就只能归为穿越的蝴蝶效应。

  “确实不知,四弟快快说下去”李恪又开始催了,“不过,以前素闻四弟包揽群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天算是见识了,果然好诗啊”说着,李恪摸了摸下巴上那仅有的一点胡须,一脸的钦佩神色,说的李泰羞愧的低下了头,心里嘀咕道,我那是满瓶不动半瓶摇,最多半桶子水,若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