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27章 朱熹_宋成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熹看出岳云的迟疑,他朗声一笑,随即伏身道:“驸马,自从废除宦官这一刻开始,我大宋疆域之内,可以宣称万民如一,再无贵贱之分……驸马还以为这是个小事?”

  岳云深深吸了口气,面色渐渐凝重,忍不住思索起来。

  废除宦官,大家伙的注意力还是放在朝局变化上面,尤其是力量对比,权力如何重新划分……

  可是让朱熹这么一说,做事让岳云悚然一惊。

  岳云也读过一些书的,所谓孔孟之道,也是懂一些的,儒家的核心是讲礼仪的,孔圣人也是希望礼乐教化,复兴周礼,从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康……老夫子还为此奔走一生。

  很显然,儒家思想有很多好东西,不然也没法千年不衰。

  可是在种种主张背后,儒家有一个问题,他们是讲究等级的,是有尊卑的。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儒墨之争,墨家主张爱无差等,施由亲始,以兼爱攻击儒家的仁爱,说儒家虚伪。

  当然了,儒家的反击也很犀利,孟子就攻击墨家,说你们把自己的父亲等同别人的父亲,都一样对待,这岂不说是对待自己的父亲没有了特定的尊重,这不就是无父吗?既然无父,必然无君,所谓墨家的主张,自然是大逆不道了。

  毫无疑问,儒家赢得了胜利,成为了显学,其余百家之学逐渐消失。

  只不过这事情还能不能仔细推究一下呢?

  儒家攻击墨家的话术,有没有漏洞呢?

  其实还是有的,所谓兼爱,一视同仁,不是说你给自己的爹一碗肉,也要给别人的爹一碗肉吃……子女孝顺父母自然是可以的,也是天经地义的。只不过要问的是,自己的爹,和别人的爹,在人这个维度上,是不是平等的?

  地位可以不同,但人格尊严也有差别吗?

  不知道墨家先贤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可儒家却是想过的,而且给了答案,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所以在儒家的视角下,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虽然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是历代在“民告官”这件事上,老百姓都是吃亏的。

  国法如此,宗法就更是如此了,几乎掌握了宗法大权的族老,可以予取予求,生杀予夺,不用担负任何罪责。

  说来说去,任何一门学问都是很博大的,都可以有无数种解释。

  单纯讨论理论本身好坏,半点意义都没有。

  关口是要弄清楚自己是什么东西,站在哪个位置上……你要是一个普通人,认同儒家的爱有差等,认同宗法规矩,认同长辈可以支配你的一切,当你被绑在祠堂,接受毒打的时候,大约就不要祈求青天大老爷救命了。

  毕竟你的选择就是自己主动走上供桌,充当祭品,怪不得别人了。

  其实再看看那些打着复兴传统文化旗号,极力把孔孟之道,甚至三从四德请回来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