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23章 造福_宋成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炭,不亚于一场移风易俗,其中还涉及到了金钱利益,只怕比改变风俗还要困难得多。

  在和赵鼎聊过之后,赵桓没有气馁,相反,他的干劲上来了。

  石炭是无论如何,也要推行的。

  从煤炭开始,不断推陈出新,改良工具,是能走出工业化之路的。

  而工业又是战胜气候变化,走出人地矛盾的关键一步,几乎就是赵桓后半生的追求了。

  所以在反复研究之后,赵桓推出了几项措施。

  其一,全力以赴,救济灾民,要给普通民众提供粮食和石炭,帮他们渡过寒冬。

  其二,要鼓励各地,寻找石炭矿藏,尤其是黄河以北,更要行动起来。

  其三,鼓励现有的矿场工人,发明新工具,改良新技术……凡是革新工艺,提升效率的,都有重赏。

  皇帝陛下的旨意层层落实,刚刚进入官场没多久的图瓦就接到了命令。

  作为十几个通过考核的鹰堡少年,他在几个月之前,很荣幸成为了大宋的公务员。

  怎么形容呢?

  只能说十分奇妙吧!

  现在的科举肯定没有当初值钱,在赵桓不断放水之下,每年都有恩科,各地都可以举办考试,招募书吏。

  而且每一次录取的数目还非常多,严重的注水,使得通过科举的读书人早就不是文曲星下凡了。

  但话又说回来,哪怕是后世,能进入体制内,并且享有一些权柄,还是很让人羡慕的。

  图瓦得到了象征低级官吏的绿色官服,还有一座免租金的房舍,以及每个月高达十五贯的俸禄,外加上每年四匹布,用来做衣服的。

  这些待遇使得他可以离开少年们集体居住的营区,享受幸福滴单身汉生活。

  他并不需要自己动手,京城有太多好吃的,从烧饼油条,到烤鸭羊肉……别说一个月了,就算是吃一年,都可以不重样。

  图瓦干活越发有劲头了……他在户部,查阅档案,整理鱼鳞册,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稍微空闲下来,还要练字,学着写公文,向前辈请教。

  他的进步堪称飞速……同样在飞速前进的还有纳昔,他没有通过这一次考试,但是却不妨碍他努力上进。

  纳昔不放过任何机会,向图瓦请教,还赖在图瓦的住处,读书练字,随便蹭吃蹭住。

  在这座小院里,能让他增加百倍干劲儿。

  无论如何,下一次科举,一定要通过!

  就在他忙着读书的时候,图瓦回来了,还告诉了他一个消息。

  “我要离开京城,去新仓。”

  “新仓?”纳昔一愣,“你去干什么?”

  “救灾。”图瓦很干脆道:“那边遭了大雪,已经有些时候没有消息了。”

  纳昔听到这话,顿时脸色骤变,急忙站起。

  新仓正是他修引水渠的地方,他还记得那个村子,记得那些善良的百姓。

  “我,我也想去。行吗?”

  图瓦并不在乎,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