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5章 态度问题_电影人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是战争的受害者,描写战争给民众带来的灾难,电影总是讲“我好惨,我好惨”,却没有思考过战争的性质,没有思考过他们为什么惨。这种逻辑的背后是反对失败的战争,那如果是可以胜利的战争呢?东瀛人当然是举双手赞成了。所以有人形象地总结,东瀛人的反战是“反战败”。

  许望秋没想到在《男人们的大和》回避战争性质的佐藤纯弥会这么说,会直面战争的性质,忍不住道:“佐藤先生这么说,难道不怕被东瀛观众骂吗?”

  佐藤纯弥笑着解释道:“这里有一个怎么才算真正爱国的问题。我认为真正的爱国是在自己的祖国犯了错误以后,能够起来反对它。我们应该把这个道理告诉年轻人。现在东瀛国内的年轻人确实不关心这些,但这个很重要,但是让国民知道,军/囯/主义,战争行为,是东瀛国民最大的敌人,那么就会被国民所唾弃,这样东瀛在未来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许望秋觉得佐藤纯弥是个明白人,也知道他对战争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变化了。在7,80年代的时候,东瀛经济很好,整个国家朝气蓬勃,国民对未来充满信心,在佐藤纯弥看来,应该记住历史教训,防止军/囯/主义回潮,避免这些人把整个国家再次带入灾难。

  不过在90年代泡沫经济崩盘后,整个东瀛经济陷入停滞状态。随着失业率上升和东瀛企业长期推行的终身雇佣制的瓦解,对现状不满,对前途焦虑等消极悲观情绪在东瀛社会弥漫。在这种背景下,整个社会开始右倾。佐藤纯弥显然也受到了影响,在《男人们的大和》中刻画男人们的爱国献身精神,对战争的态度也变得暧昧起来。

  许望秋知道在今后二十年,友好是中日关系的主流,中国也确实需要东瀛的资金和技术。而在2000年之后,竞争才是中日的主流。等到中国各方面都碾压东瀛的时候,友好肯定又会成为中日的主流。

  到哪个坡唱哪个歌,现在友好是中日关系的主流,而且自己的电影又需要东瀛市场,肯定要高举中日友好的大旗了。嘴里喊着友好,但同时对东瀛保持警惕才是正确做法。

  许望秋一脸崇敬地看着佐藤纯弥,“由衷”地道:“佐藤先生说得太对了,只有坦然面对过去,才能放下历史包袱走向未来。有佐藤先生,德间先生这样的人在,我相信友好一定会是中日关系的主流的。”他笑了笑道:“我们还是继续讨论剧本吧,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大野靖子开口道:“我很喜欢《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围棋题材在历来电影创作中是没有接触过的,很新鲜,如果好好修改,能够拍成非常好的电影。不过我有两个地方不是很满意,一个是况易山被描写得理想化了;另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