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入驻章华台(求推荐、收藏)_无限制神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期,周天子虽然没落,却也还未彻底被消去权威。

  楚灵王虽然狂妄、奢靡、昏聩,却也还没胆大到铸造九鼎,肆意的显露野心,引起周天子不满,引得天下诸侯侧目、忌惮。

  所谓钟鸣鼎食,礼乐之邦,钟是乐,鼎便是礼。

  所以祭天大殿,这楚王七鼎便是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的马虎。

  楚河闻言便点了点头道:“好!还请屈公子引路。”

  七尊三足,圆形细腰的宝鼎就分立在一座大殿之中。

  只有等到祭天之时,才能由楚灵王托起这七尊大鼎,去往祭台。

  鼎身上绘制着九头凤凰的浮雕,整齐的刻着铭文,两耳如凤尾朝上,高高拱起。

  楚河仔细的打量了一番,只觉得这七尊大鼎,除了做工精细、考究之外,也就唯有‘笨重’一词可以形容,倒也没什么特别出奇之处。

  他也就看了看没什么疏漏之处,便吩咐一队兵甲严格看守放置七鼎的大殿,然后离开。

  一切准备妥当,该入场都已经先后入场,那些没资格进来的,也只能在章华台外打转,着急上火到嘴巴都起泡。

  五月初五,楚灵王正式驾临章华台。

  从第一缕朝阳升起开始,便先祭拜历代先祖、先王,焚烧一车车写着祭文的竹简。

  然后便是礼乐响起,巨大的编钟、编磬排列成行,响起恢弘之乐。

  鎛、钲、铎、錞于、铃等乐器,也交替而行,将整个乐曲变得更加的复杂、繁琐。

  就楚河听来,这些乐器混合演奏,未必多么好听,但是却又有一种极为震撼心灵的感觉,令人在这种氛围下,不得不变得更加的庄重肃穆,谨小慎微。

  百家宾客,楚国满朝士大夫,以及手持楚河发放出去的令牌,走后门进来的一些人,都已经在祭台四周跪坐好。

  烈日虽然暴晒,却无人叫苦叫累,纷纷直视着正南方向。

  正南方,楚灵王身穿诸侯王服,一手托着一尊大鼎,正大步行来。

  那重过千斤的大鼎,在楚灵王手中,却仿佛轻若无物。

  自禹皇往后,天下九州,气运以鼎分之,故而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

  鼎就是气运,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多高的地位,多高的资质,就能托起多少鼎。

  春秋五霸,乃至后来的战国诸多雄主,都曾试举九鼎,纷纷失败,这才不得不退回原位,不敢再征战天下。

  就是因为九鼎判定,他们没有聚拢九州气运的资质。

  楚灵王身为楚国大王,七鼎之内,轻松举起,仿佛无物。

  所谓天子举九鼎,汇聚天下运,这种说法以及约定俗成的模式,要等到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才正式宣告落幕。

  至此以后,天子难举鼎,而所谓九鼎就更变成了一种名义上的象征,没有了太多实际意义。

  因为项羽曾经举起了九鼎,这才汇聚了楚地最后的余韵以及被秦王横扫之六国残余声势,推翻了强大的大秦帝国。

  但是最终项羽却兵败乌江,落得自刎身亡的下场。

  并未成为九州之主,天下诸侯王。

  哐!哐!哐···!

  一连七声巨响,楚灵王将七座大鼎摆放在了祭台之上。

  接下来就是楚河这主祭出场了。

  身穿着上古流传下来,凤羽编织的羽衣,手持着祝融枯木杖,头戴凤凰尾羽冠,脚踩着芒鞋,脸上画着凤凰五德纹,楚河以奇特的步伐,走上了祭台,站到了楚灵王的身边。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