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六章万里江山,谁为正朔(求订阅)_无限制神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好安心!”声音渐低,几不可闻。

  第二日,一封诏书飞出神都,天下文人士子,但凡心向大唐者,无不奔相告走。

  这不是武则天第一次立太子,但是这个时间,这个节点上,却无疑说明,江山的下一代掌权者,就要定下来了。

  也就在同一天傍晚,武承嗣府上忽然传出了哭号之声,紧接着惊雷般的消息疯传神都。

  魏王武承嗣薨了!

  就在武则天传召立太子为李显之际,武承嗣如楚河所料一般,怒极攻心,吐出了一口心血。

  傍晚时分,用过了太医开的汤药,便吐着黑血而亡。

  临死前,双目圆瞪,冲着皇宫方向,依旧咆哮了一声:“妖妇欺我!”

  死了武承嗣,整个武家也乱了。

  群龙失首,原本还有武三思能够勉强顶起来,放到台面上。

  只可惜,现在武三思被武则天发配到了凉州去养马,即便是将他召回来,也来不及了。

  借着武承嗣的死,狄仁杰召集文官集团的势力,骤然发难。

  巧妙的以各种名目,收回、分化、剥夺、调遣武家麾下掌管的兵力。

  原本武承嗣一死,他手上的那部分兵力无人接手,便被早已准备好的罗继云趁机吞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都四散开来。

  而武家众人掌管的兵权,缺少了核心之人将之拧成一股绳。被狄仁杰趁机索回,根本无有还手之力。

  就在李氏皇族局势一片大好,眼看着要恢复李唐正朔之时。

  庐陵王李显在返回神都,即将位居太子的路途中遭遇了刺杀。

  李显当场死亡。

  天下大惊!

  狄仁杰在听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几乎也气得吐血。

  不过他不是武承嗣,气量没那么小,何况死了李显还有李旦。即便是李旦也死了,还有寿春郡王李成器,衡阳郡王李成义,临淄郡王李隆基,巴陵郡王李隆范,彭城郡王李隆业等等,总之总是不缺人。

  虽然种种迹象都表明,下手的是武家的人,他们已经被逼的狗急跳墙。

  但是对于这个结论,狄仁杰并不相信。

  狄仁杰在彭县为令那几年,也堪称是断案如神。

  他总结出,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看结果,最主要的是过程。

  也就是犯案动机。

  如果武承嗣还活着,那么武家刺杀李显的理由无不充分。

  但是现在武承嗣死了,武家众人现在着急的是如何自保,而不是如何杀死李显,来谋夺皇位。

  狄仁杰的脑海中,飞快的掠过许多张面孔。

  最后锁定了两人。

  皇嗣李旦和工部侍郎李开明。

  前者有足够的动机,而后者···仅仅是狄仁杰的直觉。

  作为一个凡事讲究证据、章法的人,狄仁杰其实并不排斥直觉。因为有些时候,直觉往往比证据,更能直指本质。

  所以就在李显遇刺身亡后第二天,操办过李显的一部分丧事之后,狄仁杰便直接让人驾车,将他送到了李府。

  狄仁杰已经六十八岁,快要接近七十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

  虽然身为大儒,但是狄仁杰却从未修过任何的练气养生之法,胸中唯有一口浩然之气长存。

  故而虽然不得益寿延年,他却已经知道自己天年将近,不过七十,没两年好活了。

  他只希望,在寿元耗尽之前,看到这壮丽的江山,重新挂上盛唐的威名。

  狄仁杰来访,楚河自然出门相迎,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二人客气许久之后,狄仁杰有些疲惫了,不愿再继续兜圈子,故而突然直言道:“李大人!江山社稷已经岌岌可危,贞观之积累,早在颠簸之中,几近耗尽。此时回归正朔,休养生息,已经是迫在眉睫,不可再出差池。李大人以为否?”

  楚河闻言,放下茶盏,忽然反言问道:“正朔?何为正朔?下官不解!还请狄公解释。这万里江山,究竟谁为正朔。”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