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59章 无立场(求月票求订阅)_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句与他应和,今日却没这样的底气。

  毕竟刚才离开的那位客人几首词作都是惊天动地的千古名篇,她觉得自己夫妻二人若再在这里诗歌相和,有些班门弄斧了。

  这种奇怪的心思也没甚好说的,柳如是却能听出钱谦益这一句诗中那种怀念前朝之意。

  夫妇两人对谈了一会儿之后,钱谦益终是忍不住对自己的侧室感慨起来。

  “晋王要催缴欠税,今日我虽把他应付过去,只怕也失了他的器重。”

  柳如是宽慰道:“那相公不必再费心仕途如何?幸好往后天下安定,也可谓是功成身退。”

  “我遗憾的不是仕途啊,乃是担忧江南再起变乱。”钱谦益道:“便说这催科,于招抚相妨。如今局势不稳,本应以招抚为主,晋王却急于催科,岂是善政?竭泽而渔,明年无鱼,岂不痛哉?”

  他抚了抚长须,以忧国忧民的语气又叹道:“江南赋税冗重,除了必要征的赋役,杂派更是五花八门,就是名门望族也常因重税而陷入窘境。前些时日好不容易才缓下去,如今催收,免不得落一个鱼肉百姓的专制之名……”

  柳如是却不再像平日那般顺着钱谦益应答。

  她记得当年郑元化要收织税,自己夫妇就议论过此事。当时她担忧的是变法不动根本,织税最后还会落在贫苦织工头上。

  但如今情况显然是不同了。

  她平时偶有与董小宛、李香君通信,对北方的情况也略有了解……因此,心里便不太认同钱谦益所言的“追缴欠税是鱼肉百姓”的说辞。

  简单来说,能欠税的人,都是有能力收买胥吏的门户,要把这欠税追回来,与百姓何干?

  可笑的是,当时江南士绅反了郑元化,明着是讨伐郑元化“专权”,可最后郑党一倒,唯一留下的政策竟是保留宰相,追缴欠税之事反而不了了之了。

  柳如是的两任丈夫都是天下宰执,岂会看不清这其中的门道。

  她克制着语气,缓缓劝道:“相公若是想有所作为,可一力承担此事;若担心得罪亲朋故旧,不如……致仕退下来,妾身陪你纵情山水可好?”

  话虽然这么说,她还是委婉了。

  她其实想说的是,钱谦益接下来要想在仕途上有所进益,那就要勇于任事。又不想得罪人、不想担责任,却还想当高官、大儒,朝堂上岂有这样的好事?

  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便是“进退失据”。

  柳如是自是不敢说得更明白,她认为钱谦益能懂。

  但,钱谦益没领会到她这层意思,或者说,是不愿领会。

  他认为自己作为江南士林领袖,首树降旗,率百官归降,这是功劳;归降后兢兢业业,安定时局,这也是功劳。

  论声望、论身份、论功劳、论才干、论资历,王笑都理应重用自己,而不是得寸进尺,要求自己去支持他去追缴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