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八章 顶层设计_重生之枭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衰,文官势力由此成功把持了朝政。

  后面正德皇帝试图将武将勋贵势力重新扶起来,以制衡文官势力,结果便死得不明不白,连子嗣都未能留下。

  因为文官势力独大的缘故,明朝的皇帝们可以说是过得最憋屈的了。如果不是还有锦衣卫,东厂等机构的存在,那皇帝基本上就和傀儡无异。

  “……所以,处于天子的立场上,决不能太惯着这帮文官腐儒,无论在朝堂还是民间。”秦烽强调道。

  赵元谨沉吟道:“可是这些文人掌握着笔杆子,如果对他们压制太甚,或许这天下的舆情人心……”

  “无妨,只要天子的手中能够抓牢兵权,就无惧这样的后果。”秦烽不以为意地道。

  这方面可以适当借鉴汉朝的经验,皇帝本人掌控全国的主要军力,兵权就是皇帝独有的。不关兵部的事情,更不关文官势力的事情。文臣掌军的情况决不允许出现。

  只要皇帝手中抓紧了枪杆子,就不用担心局面失去控制。

  说实在的,明朝的顶层制度设计还是存在着不小的问题,才导致后面那样多的麻烦。譬如藩王制度,匠户制度,卫所制度,商税制度等等。朱元璋毕竟是个贫苦农户出身,见识眼光有限,得天下后虽然勤学不辍,终究还是留下了不少弊政根源。

  “陛下是开国太祖,威望权柄无人可及,自然不需要担心什么。不过后世子孙在这方面没法比,因此有些事情现在就要未雨绸缪,形成制度。”

  “我的意见很简单,以后的每一代君王,一个月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要和武将勋贵在一起。”

  “拱卫皇城的羽林禁军,拱卫洛京城的京营,都必须完全掌握在手中,不许任何文臣染指。除了要经常召见主要将领,最好是能够叫得出每一位卫将级军官的名字。”

  在主世界,二代领导核心传位于三代核心时,因担心其权威不够,就曾经这样嘱咐过,一周七天时间,至少有五天要和军队高层在一起。事实证明这做法效果确实不错。

  “好吧,朕知道该怎么做了。”赵元谨最后道。

  接下来秦烽又和他谈及了官员待遇、反贪监察、对外政策等一系列问题,均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如果楚朝的顶层制度设计能够汲取历朝的教训,并且不因人亡而政息,那么要突破三百年的大限并不难。当然了,这还牵涉到人口增长与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此事秦烽也在考虑解决之道。

  一个时辰后,宾主尽欢而散。

  回到府邸,赵欣玥高兴地迎了上来:“夫君大人,母后已经等你多时了。”

  “……”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