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崇平帝:也是老了……(求月票!)_红楼之挽天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圣上,议和之后,也能将心思全部投入在新政上,微臣以为顺水推舟的议和,对我大汉百利无一害。”

  此刻,其他文臣也多有站起附和之声。

  崇平帝温声说道:“女真先前连战连败,正是因为惧我大汉兵威,这才派使者乞和,如今我九边将士百万,执戟守土,不惧女真南侵。”

  吏部尚书姚舆目光微动,朗声道:“圣上,如今正是化干戈为玉帛的时机,千载难逢,机不可失啊。”

  崇平帝面色微顿,低声道:“姚卿所言时机,也是卫国公打出来的,何时是议和而来?”

  姚舆闻言,心头剧震,一时间无言以对。

  韩癀在下方坐着,面色微顿,眉头皱了皱,心头不由长叹了一口气。

  天子愈发宠信贾子钰,于社稷而言,是祸非福。

  幸在,如此强臣,后嗣之君必然不能容之,那时候就是他们文臣的机会。

  就这样,崇平帝与一众大臣吃罢午宴,叙着话,不觉时间流逝,渐至午后时分。

  崇平帝屏退了殿中的诸文武大臣,单独还唤着贾珩去了内书房叙话。

  此刻,正是午后时分,崇平帝坐在一方红木条案后。

  “子钰,最近可看到邸报上登载的消息?”崇平帝问道。

  贾珩道:“圣上,邸报上提及,最近山东的新政推行不大顺利,主要是孔家在地方府县上有些不大配合。”

  崇平帝面色肃然,道:“孔家不是什么大问题,现在诸省清丈田亩,执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朕觉得隐隐有些不安,先前子钰提及不可操之过急,朕以为然之。”

  贾珩清声道:“圣上,地方推行新政,可能会因官员才具不足而导致新政推行受挫,先前微臣途径河南之时,与史侯提及,河南先一步完成新政,不如让河南官员前往北方诸省,襄赞相关官员推行新政。”

  崇平帝闻言,目光一亮,说道:“子钰,这倒是一个好办法。”

  调任已经对新政有着治政经验的官员赴其他府县督导新政事务,无疑能够帮助其他省域官员处理具体的问题。

  贾珩朗声道:“圣上,为防地方上官员急于谋求政绩,不顾当地田亩贫瘠、人口分布,应当着都察院派出御史赴地方巡查新政推行事务。”

  政务督导组配合利剑巡视制度,尽量避免“新政四条”成为苛虐百姓的恶法。

  崇平帝点了点头,打量着那英武不凡,顾盼神飞的少年,道:“子钰所言甚是。”

  眼前这少年多智近妖,允文允武,京中一些流言,其实也不能说没有一点儿道理。

  其实,这就是随着崇平帝察觉到自己身体渐渐走下坡路,心态上的一些微妙变化。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