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七章 争霸不易,曹操叹气!_三国:一纸婚书,岳父竟是吕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能讨的任何好处。

  如果战事陷入长久的僵持之中……

  此前出兵豫州的孙策极有可能会趁着曹,张鏖战的间隙,发兵许都,奉迎天子。

  一想到这,董承的眼神就是为之暗淡不已。

  奈何他在徐州败的太快了。

  根本没有等到孙策解决完豫州的战事,腾出手来出兵援助徐州。

  否则。

  现在的他应该已经会合了江东的兵马,在徐州之地共同鏖战曹军,磨刀霍霍的准备发兵许都了。

  旁边,李儒望着沉默不语的董承,他轻轻一笑。

  “看来子续已经有了觉悟!”

  “既然如此,儒就告辞了!”

  “明日正午时分,儒连同我家主公等着子续宣读陛下托你带来的诏书!”

  李儒笑了笑,径直退了出去。

  董承望着离去的李儒,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良久之后,董承口中发出了一声叹息。

  “陛下!!!”

  “老臣或许要愧对你的所托了!”

  董承一时间悲从中来。

  接着。

  就见他双膝一弯,面带涕零的朝着许都的方向跪伏了下去。

  ……

  次日正午。

  军营驻地校场之上。

  张策,李儒,魏延,马腾,马超,阎行等诸多文武全都集合在此。

  在他们的身后,数万名关西军将士无声站立着。

  在他们前方的高台之上,董承则是手持着一份镌绣有龙纹的诏书立于其上。

  注视着下方的张策及其麾下文武,董承哪怕恨不得拔出腰间的长剑将其斩杀于此,但在张口说话的时候……

  却听其口中诵道:“建安四年夏八月甲子,诏曰:

  “朕承先帝之圣绪,自继位以来,战战兢兢,无忧懈怠。

  然,治国须有良将辅之,长安张策志虑忠臣,北抗胡虏……”

  诏书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但其该表达的意思,却是全都表述明白了。

  当校场上的诸将士听闻天子诏书敕封他们的主公张策为镇国大将军,加大都督,授假节钺的时候……

  他们的口中,立时发出了一阵欢呼。

  以至于连董承圣旨都没有宣读完,就听闻众将士整齐的朝着张策高呼道:“我等……拜见大将军!”

  “拜见大将军!”

  “拜见大将军!”

  “……”

  将士们的呼声震耳欲聋。

  站在张策身旁的马超,阎行等人闻言之后,也是连忙向着张策祝贺。

  至于董承,则是面色发青的看着这一切。

  在迅速的读完诏书上张策想要的东西之后,董承立即将之交给了张策。

  “大将军,接圣旨吧!”

  说话的时候,董承都不知道自己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说出这句话的。

  “末将接旨!”

  张策也不在意董承给自己甩脸子,笑着将董承宣读的诏书接了下来。

  呵呵!

  有万千将士见证,再有董承这位车骑将军,当朝国舅爷背书……

  加上他张策手中所持有的天子血书衣带诏,谁敢对这封诏书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哪怕是曹操当面,估计也拿不准天子陛下是否真的下达过这份诏书。

  当然。

  不排除袁绍会有质疑这份诏书的可能性。

  可是。

  还没和公孙瓒分出胜负的袁本初,会在此时质疑吗?

  张策敢保证。

  只要袁绍敢在此时跳出来质疑,他就敢立时传令并州的便宜岳父吕布出兵壶关,从后方威胁袁绍占据的冀州。

  袁绍不敢,盘踞于荆州的刘表就更不会了。

  连武关都落在了张策手中的刘表,面对占据关凉的张策,只有挨打的份儿!

  至于公孙瓒?

  有着同战外族之谊在前,公孙瓒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交恶张策的。

  ……

  两日后。

  留县边境。

  当曹操领兵赶至此地,从暗探口中听闻张策被董承拿出的天子诏书敕封为镇国大将军,加大都督,假节钺的时候……

  他便知道。

  张策大势已成!

  论威胁性,其人已然远胜于北面冀州的袁绍,以及南面的江东孙策对他的威胁了。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