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68章:虽远必挖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始抄家,如今都具有三十年的从业经验了!

  这下好了,所有人员,包括家眷在内,悉数发配漠南金山挖矿,算是支援草原建设了。

  他们不是爱钱么?

  这正好让蛀虫们天天都能摸到金子,还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多开心啊~!

  现在漠南地区的诸多矿场几乎都处于缺工状态,只有最先开采的一号矿可以满负荷运转。

  工部统计过,光是漠南地区的总缺工数量便高达一百万左右。

  若是加上其他地方的数量,那就高达五百万。

  但这是最低限度,最理想的状态是达到一千万。

  对于人口过亿的大明帝国来说,这根本就不算甚子大事。

  而且奴隶矿工越多,压榨出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对朝廷岁入和股东分红便越发有利。

  某新皇认为的理想状态是拥有高达两千万奴隶矿工,平均一个矿工间接对应十个明人。

  若是奴隶矿工的数量翻倍,那就更好了,自己手里有的是矿可挖呢!

  没了辫子所带来的军事压力,大明的经济便可以直接升空了!

  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工业资源、金属货币、粮食产量这三项能够跟得上。

  前两者都可以通过挖矿获得,故而某新皇特别重视挖矿。

  从靠近北极圈的金矿,到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上的金矿。

  只要体量够大,那就虽远必挖之!

  在挖矿这方面,只要自己的狗腿子够得着。

  某新皇一不做,二不休,就是挖!

  数万法德狗腿子现在都成了矿区的监工,这算是之前他们为某新皇血战到底的丰厚回报了。

  监工不用冲锋陷阵,伙食和薪酬待遇还很好。

  每月五个银币加上半石大米起步,级别越高,赚得就越多。

  矿区管吃管住管衣服,还给每人配备了坐骑。

  工作也很简单,就是负责巡逻矿区,维护当地的治安,顺便抓点逃走的奴隶矿工而已。

  在北方的诸多矿场,均有檬古骑兵负责协助。

  而在南洋地区,则由某新皇派去的王师退伍兵来协助。

  用法德监工的原因,就是让他们管理欧洲过来的奴隶矿工。

  王师的退伍兵能识字就不错了,指望他们掌握外语就是天方夜谭了。

  某些法德退伍兵也会一点外语,法军退伍兵有些许会说西班牙语的。

  德国雇佣兵不少会说英语,这就便于矿场接收从欧洲战场运过来的矿工了。

  从昊菁二十五年开始(1668),大明港口和南洋矿场便开始陆续接收运过来的白皮矿工了。

  前两年,每年都能获得大约一百万左右的矿工,极大地缓解了各大矿场的劳动力缺口。

  由于只要将“非常货物”运抵明帝国,便可以立刻拿到银币,船主们也热衷于这种远洋贸易。

  有了钱便可直接从港口采购明帝国的诸多土特产,运回欧洲便可大赚一笔。

  在高额的利润驱使下,欧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