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8章:电影问世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至少能得到十几、二十万两银子的收入,当然不会错过这个顺便科普知识的好机会。

  某新皇也在电影院里适时地推出了贵宾雅座,便可名正言顺地提高票价了,在惠珉的同时,也能兼顾商业收入。

  一些平素与自己走的较近的文臣武将、商贾士子、外国使臣等等,自然可以从某新皇这里直接购票。

  像小肥宅及其妃子这样的近亲,就完全不用考虑买票看电影的事情了,在后邸就能躺着看、趴着看、跪着看……

  只要漂亮亲妈、弟弟妹妹们乐意,可以天天看电影,看到腻为止。

  不过貌似够呛,在某新皇的指点下,传媒集团每月都在拍摄新电影。

  在剧本改好,演员选定,配角与道具就位之后,拍摄计划就可以如期执行了。

  微型喜剧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剧情很简单,所需的演员与道具也不多,背景更不会过于复杂。

  这样不但能够让观众迅速了解剧情,沉浸其中,还能大幅度地降低拍摄成本与难度,可以让传媒集团进行流水化制片。

  按照大明一亿人口来计算,要是有三千万人能来看电影,每年看三场,就是九千万人次。

  六千万人次为成人,三千万人次为孩童,那就是七百五十万两银子的票房收入。

  但那时以后的事情,眼下能有百十来万两的利润,某新皇就心满意足了。

  法国、倭国、罗马、荷兰、奥斯曼、暹罗等国的使臣,纷纷掏钱购买全套放映设备。

  这就算是他们讨好各自主人的最好礼物了,尽管一套设备就需要上万银币,但也是物超所值的。

  那些元首们这辈子是肯定没看过电影的,用万枚银币买一部电影,在自己的后邸里观看,绝对是一件让臣子们都羡慕不已的事情。

  由于客户不可能知道拷贝的制作原理,某新皇可以放心大胆地出口全套放映设备,跟当年出口飞艇是一个路子。

  一套设备售价一万银币,含五部影片、一部放映机、一部留声机、两块大荧幕,单买一部影片售价一千银币。

  之前甩锅爹已经斥资一百万两,买断了南方七隅为期十年的放映权。

  这价钱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就看如何运作了。

  算起来,这也是出于无奈,如果甩锅爹不掏钱,自有商贾会盯上这块肥肉的。

  也就是说,甩锅爹支付给某孝子一百万两,票房刨去成本之后还要半劈。

  但平均下来,一年才十万两费用,票房赚得盆满钵满的话,完全可以收回来。

  而且眼光要放长远,现在便是如此火爆的售票情况了,数年之后必定会增长到无法想象的地步。

  甩锅爹也正是看到了这点,才舍得掏钱,现在无须每年给北廷五百万两银子与五百万石粮食,南廷的负担很小,甩锅爹的心理压力也就更小了。

  现在电报、电话、电力这个与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