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二章 博尔济吉特氏(上)(非常感谢“荆爵爷”五千币打赏!)_大明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空,然后就会不停的扔震天雷、火油罐对盛京发起攻击,非常的可怕。

  在街上的百姓疯狂逃窜,因为他们知道明军喜欢往人多的地方攻击,逃回家了虽然不一定就很安全,但肯定比在街上安全多了。

  “轰轰轰……”一声声爆炸声响在沈阳城各处响起,这是这两天来的常态,明军一天就要炸五六次。

  大半个时辰之后,轰炸完备的热气球又迅速飞离,直到这时,人们才敢胆颤心惊的出来,盛京城又是硝烟四起。

  盛京守城主将何洛会立即安排士兵和城中百姓紧急救火,救治受伤人员。

  虽然这两天挨了不少炸,但对他们来说也并非毫无收获,起码知道该如何救火了。

  明军那些火油不知道是用什么制作而成的,非常可怕,通过泼水的方法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将其扑灭。

  想要将火以最快的速度扑灭,以尽可能的减小损失,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火势蔓延开之前,将着火区域周围容易点着的东西都给隔开。

  若着火的是房子,那就尽快将旁边未着火的房子推倒,将木材尽快搬离,用砖石等其他不易着火的东西将火围住,这样火焰就不会跑出来继续蔓延了。

  最开始就是没有掌握这个好办法,所以才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粮食和各种物资被焚毁了不少,还烧死了很多人。

  如今,大多数粮食和物资都紧急转移到地窖里藏了起来。

  而一旦那大孔明灯再来,家里有地窖的,也会尽量在第一时间躲进地窖里,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震天雷的轰炸。

  明军的主将是李天龙,他之所以采用空袭的方式,而没有急于攻城,是因为沈阳作为满清的国都,比之海州、辽阳等城池要难以攻打得多。

  光是城外那条宽达十四丈五尺的护城河,就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所以这两天他命人加紧打造建造浮桥的材料。

  空袭只是一种袭扰,大喇叭释放各种假消息,也只是动摇敌方军心的手段。

  而且沈阳的守军都是满洲八旗,城中汉人也只占少部分,即便鼓动,这些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反叛。

  若敌人拒不投降,那最终还是只能通过攻城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李天龙只能做两手准备。

  眼看着盛京城内硝烟四起,流言蜚语不断,军心动荡,一个重要的女人出现了。

  她便是皇太极的庄妃,顺治的生母,如今的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

  皇帝年幼,两位重要的辅政大臣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生死难料,满朝文武仿佛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

  两日来,盛京城遭受多次空中袭击,损失巨大,可这些人始终无法制定出一个有效的守城策略,整天吵得不可开交。

  她不忍先汗和先帝打下的江山就直接葬送在自己儿子的手中,虽然他很年幼,但也不能让他当亡国之君,不然无颜去面对才驾崩两年的先帝啊。

  所以,她不得不亲自带着儿子上朝了,坐在一边主持朝政。

  若是以往,以多尔衮势力为首的文武大臣肯定会有不少人反对,但现在是个烂摊子,各大臣拿不出主意,又不想担责,自然就没几个人出来阻挠了。

  博尔济吉特氏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请出礼亲王代善,代善早已经赋闲在家,不问朝政。

  但是其手握两红旗,而且威望很高,在大清危机之时上朝坐阵,必然能稳定军心,慑服诸位大臣,让盛京上下尽然一心。

  可是代善已经年老体迈,早就不想参与朝事,何况现在明军兵临城下,大清处于非常被动的一方,在这个时候参与进去简直是吃力不讨好。

  之前不是没人想请他出山主持大局,但都被他谢绝了。

  可皇太后下诏相请,代善终究是没办法拒绝,因为他对先帝的庄妃还是很敬重的,这个女人很聪明,也很有手段。

  多尔衮和豪格争位时,看似是两方势力在博弈,其实背后还有庄妃的各种谋划,福临能够顺利登位与此不无关系。

  如今她亲自下诏相请,言辞恳切,于情于理,代善都无法再闭门不出了。

  果然,代善出现在朝堂上后,之前的各种争端一下子消弥了不少,礼亲王说话,大家都还是愿意听的。

  有了代善坐阵,博尔济吉特氏这才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手段。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