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六十六章 鸠占鹊巢、偏安一隅_大明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弘基和马士英等人关注的对象,在起事之前一些重要人物就被严密控制起来。

  若是愿意跟随他们一起起事,他们自然是欢迎之至,并大力任用,若是愚忠崇祯的,那也不好意思,最先处理的就是你们。

  如史可法、韩赞周等人,皆因不愿同流合污而被处置。

  史可法因为影响力比较大,这些人权衡了下利弊,没有直接杀了,而是将其软禁了起来。

  而韩赞周只是一个守备太监,本身份量也足够,既然冥顽不灵,那只能拿他祭旗了。

  在此威慑之下,南都的其他文武百官,除了少部分坦然赴死之外,余者立即见风使舵,迅速改换门庭,与北方朝廷对立起来。

  所以整个过程除了一些小波折,南廷的建立居然没有引起多大的动乱,仅仅是与黄德功的大军在扬州府爆发了一次大的战斗。

  由于黄德功的军力与方国安、赵之龙相差悬殊,刘良佐和刘泽清又借故拖延,援军迟迟不达,黄德功不敌,只得退回庐州。

  不过,这些人在击退黄德功之后,并未急着北上,甚至都没有制定北伐的章程。

  原因很简单,他们可没有那么大的魄力想要收复北方,只想着在南方偏安一隅,保住现在的荣华富贵就可以了。

  再说了,北方朝廷正在与流寇打得你死我活,何必打扰他们,让他们互相消耗吧,自己坐收渔翁之利难道不好吗?

  若是真的趁此机会北上,说不定崇祯会丢下流寇,转而全力对付靖难军,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得不偿失。

  所以,他们早已经为自己的懦弱找好了借口。

  至于北方朝廷怎么做,那只能看崇祯如何选择了。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