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4章忠烈_后汉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粼的兵戈折射在阳平关的山巅之上。徐晃抬手遮住刺眼的光芒,嘴角上挂起一丝残忍的狞笑,接过王家军的令旗朝太史慈等人喝道:“四象阵出击!”

  诸位,太极两仪四象阵最初是在封神大战之中阐截两教斗法时通天教主布下的大阵,乃是依据先天八卦易理化合,并按东南西北中五行方位苦练而成的一种阵法,而四象阵便是徐晃根据上古流传下来的这座大阵演练出来的一种攻守俱佳的阵型。

  “诺!”

  马超、太史慈、黄忠以及徐晃的副将抱拳一喝,齐齐站在前后左右四个方位上,手中的刀枪棍棒向前一指,一万九千名将士立即化作四道洪流聚集在他们的旗下,向杨昂等人席卷而去。

  山巅杀声阵阵,林外脚步涛涛。寒风起如刀割面,鲜血处无数英豪。

  山林里的空气就像是一潭凝聚了前年的冰雪,风吹不开,雨刮不开,日也化不开。死亡的阴影笼罩在所有人的心头,王家军与汉中兵的第二次大型对决即将登场!

  “刀!”

  阵型最前方的马超猛然一吼,其麾下的四千余西凉勇士纷纷取过背上的弯刀向前一甩,只听得“噼里啪啦”的破空声响起,密密麻麻,暴雨前的层云一般的武器便笼罩在阵前百十米处。

  “箭!”

  “矛!”

  不等杨昂调整,左右两侧的太史慈和黄忠同时长啸一声,无数的长矛和利箭便从将士们的手上、弓弦上飞了起来,尖啸着扑向前方,整整一万支利器犹如暴雨雷霆倾泻而下。

  整个天空骤然间一片漆黑。

  “闪!”

  身为阳平关的守关大将,杨昂也深谙战场的凶险,眼见头顶上的乌云雷电越来越急、越来越密,自然知道平常的防守大阵恐怕难见奇效,急忙朝掌旗兵就是一声高喝。

  然而,他却忘记了,如果是在平地他的这一神来之笔或许还真的可能躲过王家军的致命一击,但是现在,他这一嗓子却彻底的暴露了他的庸愦。

  山顶上根本除了一条靠近深渊的羊肠小道之外,哪里有可以让他麾下儿郎们腾挪的地方?

  “举盾!”

  掌旗兵一愣,心中一顿迟疑,喊出了一道与杨昂迥然不同的命令,等到将士们醒悟过来手忙脚乱的举起手中的盾牌扛在身前的时候,三万大军中已经跑出去了近五千余人,平素里密不透风的防守大阵就像是一座没有屋顶的破窑洞一般。

  无数的长矛、利箭和弯刀仿佛九霄落下的闪电一样从“窑洞”的上面和斜方向插了进来,狠狠的扎在将士们的胸前、额头、大腿以及手臂上。

  一时间,鲜血乱溅人仰马翻。

  “冲啊!”

  杨昂懊恼的自责了一下,又愤恨的瞪了掌旗兵一眼,再次向马儿亮起了手中的刀。旗下的军队稍稍整理了一下阵型,潮水一样卷着杨昂重新飞奔起来。

  不错,他们并不是什么名震天下的西凉军,也不是什么威慑诸侯的陷阵营,更不是什么吓杀人胆的王家军,他们只是一群为了自己家园不被侵犯、为了一日三餐能够吃饱的汉中兵。

  但是,他们也有他们的骄傲,他们也有他们的热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当年的黄巾军单凭着一群泥腿子就让当时的大汉名将朱儁吃了挂落,他们又怎会怎肯落后于旁人呢?

  刀光剑雨,血肉横飞。

  顾不上前方的利箭,也顾不上头顶的弯刀,他们拖着枪、扛着刀犹如逆水中铆劲前行的扁舟,拼命的向前冲杀,不到三万人的部队竟然走出了七八万人的气势。

  “哐”的一声巨响,数道激流怦然撞击在一起,大战的序幕陡然拉开。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