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章 亲人_人生回档201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以前结实了,比以前黑了一点,比以前成熟了”;

  站起来的刘威,比李母高出一头;

  但刘母看着刘威,细细打量,一边打量,一边唠叨;

  而刘威,也是擦干泪水;

  这一跪,是对母亲的愧疚;

  这一跪,是对往日的诀别;

  这一跪,是对所有人正名。

  几分钟后,刘母才注意到马毅搏,刚才一心在自己儿子身上,其他人都没顾得上;

  “毅搏啊,叫上你爸妈和你妹妹,待会在我家吃饭,你们最爱吃的浇汤面”;

  “昨天压力十斤挂面”;

  “早上起来,我都做好了鸡蛋哨子、炸了zhibuliao(肥肉榨油后捞出来肉渣)”。

  看到马毅搏,刘母内心也是十分感激;

  这段时间,刘威把马毅搏的事情,也大概给她说过;

  当然,重点还是马毅搏带着刘威一起赚钱;

  对于自己儿子,刘母也是心里有数,并不聪明,但踏实肯干;

  如果没有马毅搏,他的儿子还不知道干什么呢?

  或许,今年还都回来不了呢;

  曾经,刘母都觉得,在自己死之前,还能不能看到儿子一眼,可见其对刘威的思念。

  说起浇汤面,马毅搏也是情不自禁的流起了口水;

  过年,咸阳市乾州地带,早晨都是吃的浇汤面,在外人看,那是叫口水面;

  浇汤面,有人称哈水面,是孤陋寡闻之辈对浇汤面的曲解。

  浇汤面正宗之地在秦省乾州,尤其在乾陵以北及永寿部分地区为最。

  浇汤面是世上少有之美食,过去只有在结婚丧葬的重大日子以及过年时才有的吃。

  浇汤面是秦省传统面食,做工尤其讲究,工序繁多;

  汤,要肉汤,经文火久熬,使所放香料融入汤中,料汤合一;

  醋要好,是粮食醋,汤好不好,全凭醋把门;

  辣子要用大油泼过的,不能用菜油,否则太燥;

  将鸡蛋摊成几毫米的薄饼,油炸豆腐片切丝,与葱花放入汤中,辣子红红,鸡蛋黄黄,葱花点点,煞是好看,看一眼,哈水四溢。

  浇汤面的来历也不凡,从时间上说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姜太公时期。

  话说姜太公从西歧起兵时,在如今的周公庙捉到巨蛇一条,大喜,犒赏三军,将蛇肉切为小块,做成臊子称为臊子面,是今天歧山臊子面的前身,只是蛇肉早改为猪肉了;

  吃饱喝足,大军前行,走到扶风兴平地界,蛇肉所剩不多,就在蛇肉里加上菜蔬,而那一带居民吃面仍保持了那时的风格。

  到了乾县一带,肉没了,菜也没了,所剩只有肉汤,便用现有材料,将肉汤用大锅煮,加入佐料、盐、醋、辣子、剁碎的菜叶,经熬制的汤奇迹般的香飘十里,再将面煮好,捞到碗里,浇上熬好的汤,这便是流传千古,旷世少有的浇汤面的前身。

  面加碱,有韧性,筋到,细如发丝而不断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