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章 鉴宝会(下)_鬼怪都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指着书籍最后程颢的二个落款道,“程颢,宋代大儒,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在做的都是行家,他的东西不用我再说了吧?不过据我所知,程颢好像并没有留下传世真迹,所以这古籍的真假,还有待商议。”

  宁财神点头,“秦老板眼光果然厉害。”说着他就看了古籍一眼,无不遗憾地说道,“我自幼信佛,这东西是我在北京市场上淘来的,当时以为是程颢的真迹,后来拿去检测,这古籍的纸张是宋末或者元初时候的东西,时间不对了。也就是说这是后人临摹仿照的古董赝品,是个身份很尴尬的东西。你说它是真的吧,它也不是。你说它是假的,它又不算。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东西现在几乎几绝迹了。秦老板给个估个价?”

  我点点头,作为对于中国传统工艺有一定研究的人,我的确知道这东西的价值不菲。其实对于古董的定价,有一套极其专业的标准。大致是分成四个要素,品相、创意、做工、背景,往往四个要素里一个很好,价值就不菲。要是占其了两点,那就属于稀世珍宝。

  所谓的品相就是宝贝的完整程度,表面模糊、轮廓缺损、或者锈蚀严重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宝贝的价格。

  创意这点不是很好说,除非那种真正的极品,否则一般来讲,古董大部分都属于艺术品,而艺术品的好坏是见仁见智的。你说好,他说坏,但谁也没法子证明自己是对的。自己喜欢就好。

  做工和品相感觉上有些类似,但其实不同。就比如说古籍,名家的作品会比一般的货色差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价格来。王羲之的一副字,到现在根本没法子估价。

  背景就是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历史背景说得是朝代,名人名物当然价格要高。文化背景就比较复杂,一般来讲就是宗教色彩,这类东西的例子有很多,就比如说沉香,沉香之所以现在价格越长越疯,跟宗教色彩也是具有一定的关系。

  这本金刚经残卷,从做工和品相来看,都堪称极品,而且有拥有非常深厚的背景底蕴和宗教色彩。所以如果遇到像宁财神这种信佛的人,开出什么价来都不奇怪。不过要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价钱应该不至于超出少爷那只瓶子,我稍微对比了一下,就道,“如果抛开信仰因数的话,价格估计在八百至一千万左右。”

  我这个价钱算是比较中肯,大家都没什么意见。宁财神也很满意,给了我一个大拇指说,“秦老板果然在行。”

  我微微一笑,也没什么好得意的。这宁财神虽然有钱,但他其实就那么点造诣,我还犯不着被一个外人夸奖而得意。

  张麻子就在一旁怪笑道,“老秦就是有本事,不像我这个粗人,啥都不懂。以后有工夫还要像你多请教请教。”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