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77章 河东节度使_混在帝国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赫残余力量之后,也想招募军队,恢复河东地区的军事力量,但却有心无力,原因很简单,朝廷没有钱。

  年初,宇文真刚刚从西域输送了一大笔钱粮,赵询手中有了钱,却不肯拿出来,因此遭到许多大臣的不满,其实大臣们有些错怪赵询了,不是赵询不想把钱拿出来,而是有更多的考量。

  赵询当时其实已经有了决定,抽出了五百万白银,和二百万旦粮食,准备运往河东晋阳,进行士兵的招募,补充河东地区,各大都督府的物资以及兵源,充实河东的军事力量。

  可惜的是,赵询的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岭南之战就是爆发了。

  岭南之战的结束,紧随其后,便是大石人大举进攻西域,西域局势出现了大变。

  连续的打击,局势的大变,赵询这个时候,哪里还有精力去顾及河东,更不可能把有限的钱粮,放到河东之地,因为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如今,随着李从固统一河北,巨大的压力之下,以及局势的需要,不管赵询愿不愿意,河东地区的军事力量,必须得到加强,但是朝廷没有钱啊,如何去做?

  当然,有一些大臣提出建议,统合河东地区的人力与物力,招募军队,扩充河东的军事力量,但钱粮从哪里来?

  无非就是加重税赋,对地方官府强行摊派。

  若是以前,赵询可能会这么做,但是现在不行,因为现在这么做,会和财政改革的各项政策,产生巨大冲突。

  因为赵询的财政改革,其核心就是减轻农民的税赋,把财政税收的主要目标,从农民那里,转移到地主的身上,各项政策已经进行到关键时刻,若是为了招募军队,把所需要的钱粮,丢给地方官府,那么,官府的各级官员,要想凑齐朝廷摊派的钱粮,只能是把自身的压力,全部下放到百姓的身上,如此一来,这等于是间接否决了赵询自己的财政改革,会给他的名望带来巨大的打击。

  赵询发布改革的时候,几次传召天下,解释改革的目地,就是为了减轻百姓们的负担,因此,这给赵询带来了极大的名望,这才多长时间,说改就改了,天子的颜面何在?

  又如何对天下百姓进行解释与交代?

  统合河东的人力与物力,筹集钱粮,扩充军队,这个方法,赵询是同意的,但是如何去完成这个目标,怎么去做,却是成为了很大的难题。

  对此,安达宣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设立河东节度使,给以军政大权,让其统筹整个河东地区的资源,进行军队的扩充。

  安达宣给出了具体的办法,那就是以河东地区未来三年的财政税赋,作为基础,朝廷前期不需要付出钱粮,只需要拿出足够的武器装备,让河东节度使先把军队给招募起来,至于军队的粮饷,可以先欠着,毕竟不会一直没有钱,只是现在没有钱,以后肯定是会有钱的。

  先把士兵招募起来,进行训练,只要挨到明年五月,河东地区的第一批税赋出来之后,河东节度使手中就有钱了,只要手中有了钱,那么后续的事情,就可以顺利的展开。

  而朝廷只是付出了一些武器装备,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局面。

  安达宣的建议,无疑打动了赵询。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