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1章 罗马尼亚流亡-上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华夏军官询问为什么奥匈帝国军队会将各种语言不同的士兵混编为营团单位。

  奥匈帝国给的解释也合情合理,害怕军队中出现民族主义,受到民族主义影响最终军队会走向起义。

  华夏军官了解这个情况后就举例华夏是如何将粤桂地区和湖广以及西南三个语言不怎么通用的地方整编军团的。

  并建议既然需要防备士兵造反,为何不将同一民族的士兵组为一个营,然后选派军官在其中监视,再收买一些人进行钓鱼执法。

  只有千日防贼,哪有千日做贼的道理?与其让军队中充满了不稳定因素,还不如将这些因素引导出来。

  听取华夏的经验之后,眼下的奥匈帝国军队虽然在师级单位会由克罗地亚人、捷克人、塞尔维亚人、波西米亚人、波兰人组成师级单位,但每个营都是一个民族的青壮组成。

  虽然依旧没有解决军队战斗力的问题,可在指挥系统上,因为大量提拔奥地利和匈牙利、波西米亚三个地区出声的军官,将大量通晓其他语言的军官派遣下去之后,总算是让营级单位能听懂上峰下发的命令。

  只是目前奥匈帝国对于如何提升军队的战斗意志毫无头绪。

  在巴蒂地区的交锋同盟国没有任何进展,但不到一周战局就发生了改变。

  从塞尔维亚地区出发的奥匈帝国精锐奥地利军团抵达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面对北、西、南三面合围,独木难支之下,多瑙河防线因为奥地利军团越过奥尔特河防线变得形同虚设。

  之前保加利亚不从西面发起进攻,主要就是因为兵力不足,如今奥地利军团二十一万人发起进攻,他们哪会放过这个机会。

  布加勒斯特在十个月的战斗中,第二次被保加利亚和奥斯曼的联军占领大半,而这一次再也没有沙俄过来救援了。

  罗马尼亚在首都沦陷之后,只能大踏步的撤退到加拉茨,最终收拢的兵力只有不到三十万。

  被沙俄坑了一把的罗马尼亚大闹了处于诺曼底的协约国指挥中心,可惜英法都只是说会让沙俄给个交代,并没有给任何实质性的答复。

  反倒是协约国希望罗马尼亚能在普鲁特河的下游组建第二道防线,这几乎是告诉罗马尼亚暂时不能帮助罗马尼亚复国了,只能以流亡政府的形式撤到沙俄。

  这种情况罗马尼亚哪里能忍,被沙俄卖了一波之后协约国还想要己方在普鲁特河下游布置防线?

  普鲁特下游是哪里?前面的锡雷特河就是靠近喀尔巴阡山脉,奥匈帝国军队可以居高临下的发起进攻,而之后的普鲁特河更会使奥匈军队、奥斯曼军队和保加利亚军队发起进攻的主要地点。

  现在罗马尼亚仅有福克尼沙以北的少部分区域还在掌控之中,福克尼沙以西、以南被同盟国占领不过是时间问题,至于没有及时撤退的罗马尼亚军队,可能很快就会投降。

  这个时候罗马尼亚国王斐迪南想起了和自己同一家族的德皇,希望德皇威廉二世看在同一家族的情面上,拉罗马尼亚一把。

  (创作不易,书友们请到塔读阅读本书,塔读免费阅读的,算是对作者的支持吧,你的支持是作者码字的动力,书友Q群552866588)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