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2章 战争与资源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争是否正义和非正义做出任何的解释。

  观之一战和二战的德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源,人力资源、工业原料、粮油资源等等,都是德国战败的原因。

  即便德国陆军号称世界最强陆军,素质和作战能力比英法俄的军队强了不止一星半点,也受限于资源。

  所以不论是德军还是奥匈,在战争开启的初期因为战争物资勉强敷用,并未苛待占领区的平民。

  而在战争中期开始,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取敌之利者,货也”这个行为也成为了敌对在舆论战场上攻击的原因,给了德国的敌人站在道德层面上谴责他们的理由。

  至于故兵贵胜,不贵久。亦是对闪电战和一战德国战败的最好诠释。

  一战的德国战败原因是堑壕战将大量的战争物资消耗了大半,可同盟国依旧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最后只能无奈的投降。

  吸取一战战败的教训之后,德国将目标放在速战这个思路上。

  不论是闪击波兰还是速败法国,都是贯彻了“故兵贵胜,不贵久”的战略思想。

  华夏未来在这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的角色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庞大的利益,韦珣带领着华夏加入了同盟国这个历史上的失败者。

  如何将失败的局面变为取得最终的胜利,韦珣考虑极多。

  韦珣计划中的德国、奥匈、奥斯曼、芬兰、华夏合击沙俄,让沙俄第一时间退出战争,然后兵临印度,看看是否能以印度的利益让英国承认失败第二个退出战争。

  这个战略不论是任何军事专家来研究,也没有另外的解决办法。

  因为这样的战术既可以逐个协约国的主要成员国,尤其是击败沙俄之后德奥的东线没有压力,可以有更多的物资在西线作战。

  其次是让英国承认失败,也能让海军实力强大的英国退出战争,扭转同盟国阵营在制海权争夺上的劣势地位。

  同时这个战略也是对“故兵贵胜,不贵久”思想的贯彻。

  速败沙俄,逼降英国之后华夏的战争压力极小,到时候日本这个极为狡猾的华夏宿敌可能率先投降,毕竟他们和法国的盟友关系仅限于协约国阵营,而不是英国那样的盟国。

  以白头鹰利益至上的国家政策,在战局完全倾向同盟国阵营的时候是不可能火线加入协约国,然后让自己战败的。

  甚至韦珣觉得,在华夏加入同盟国阵营的情况下,同盟国将沙俄这个肉盾秒杀之后,白头鹰最多也就是对华夏进行牵制,加大对协约国的资助,以此让两大阵营两败俱伤,从而以庞大的贸易利润武装自己和保护自己。

  而在英国被逼降之后,白头鹰极有可能转变态度加入同盟国。

  这可不是韦珣异想天开,而是在英国退场之后,法国绝对独木难支,加入同盟国捞取胜利国的身份。

  即便到时候白头鹰因为战争贡献少,之前还帮助协约国,但凭借其国力,分润的好处一定不会比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少。

  就凭白头鹰和德国差不多的国力,华夏在战争胜利之后谋求澳洲、新西兰等地的时候,为了限制华夏的发展,说不定同盟国内部会高票同意白头鹰获得这些地方。

  (创作不易,书友们请到塔读阅读本书,塔读免费阅读的,算是对作者的支持吧,你的支持是作者码字的动力,书友Q群552866588)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